刚送走巴西和土耳其的客户,这几天,江阴玛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伟钧又接待了厄瓜多尔的客户,“他们都是在广交会上关注我们,并约定上门考察的。”如何让广交会“流量”变“留量”?连续多年带队参展的薛伟钧自有一套“生意经”。

  这家位于青阳镇的外贸型企业成立于2009年,最开始销售回形针和大头针,年销售额仅50万元。参加广交会,源于与国外客户的沟通需求,也是展示自身的实际考量。而这,给了企业转型升级、迅速发展的黄金契机。在一次广交会上,印度尼西亚客户JOYKO公司提出了购买文具纸品类便笺纸的想法。“原有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新的商机。”薛伟钧当机立断转战便笺纸领域,从常规基础款到个性化定制,逐步丰富产品品类。如今,玛丽生产的便笺纸已有300多个品种,远销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等地的50多个国家。

  尝到了“甜头”,每年广交会参展报名,薛伟钧都抢在前头。他把动物、星空等个性化定制的主题产品带到展会上,将展位布置成超市,并提供购物篮,采购商现场选购洽谈、预约看厂签单,人气极为火爆。“去年销售额是6000多万元,等这次广交会上的新客户真正稳定下来,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薛伟钧的底气不仅基于自身产品,也得益于“双向奔赴”的成就。起初,JOYKO公司的年订单额仅2万美元。而玛丽的发展、品种的丰富,让对方有了更多拓展市场的“利器”。如今,JOYKO公司已成为玛丽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年订单额约100万美元。从“生意圈”到“朋友圈”,这样“携手共进”的足迹还在延续。

  数字的变化最能直观反映广交会给企业带来的红利,玛丽的飞速发展正是江阴企业深度掘金会展经济的生动缩影。江阴千诺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丽丽今年来也穿梭于各个展会之间。从第135届广交会参展归来后,她就忙着为“出海”参展做准备。按以往的经验来看,5月的荷兰清洁用品展和8月的美国国际消费品展都能让她再度扩大“朋友圈”。特别是在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持续重构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不断扩大的“朋友圈”,让千诺纺织的“生意圈”不断做大,10年间,企业生产的清洁用毛巾年销售量从500万条增长到近4000万条。

  借展串链、链接全球。江阴企业不仅稳客户、签订单,还敏锐捕捉行业国际前沿动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助力自身提速发展。成立于2012年的江苏阿拉高分子塑料有限公司专业生产PVC食品级包装保鲜膜,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相较于国内同类产品,该企业的产品售价并不低,何以获得众多国外客户的青睐?“产品配方是核心,先进设备是关键。”该公司总经理何蓓希介绍,在2015年参加境外展会时,公司考察后购入了日本进口的流延机,一台要2000多万元。事实证明,贵确实是有贵的道理,产品拉力均衡、透明度高、稳定性好,为企业在后续参展中竞逐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前不久刚结束的第135届广交会上,何蓓希对接了3个新客户,有望达成更多合作。如今,阿拉高分子每年都要参加3—4个境外展会,产品稳定出口新加坡、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企业主动参展拓市的同时,我市也拿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早在今年年初,市商务局就制定发布《2024年度江阴市重点展会计划》,全年计划组织和支持各类境外线下展会281场,以展位费补贴方式来激励企业“走出去”。同时,持续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扩面降费,为中小外贸企业拓市场、强风控、助融资提供精准服务。截至4月30日,今年全市共有66家次企业参加境外展会108场次。日前,长三角云蝠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为企业提供交易场景搭建、跨境通关、国际物流、融资退税等一站式跨境贸易综合服务,进一步节约通关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在深耕欧美日等地传统市场的同时,今年该局将大力支持本土企业拓展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优化市场多元化布局,对“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出口信保保费的扶持比例最高达50%。(郑钊 於佳鹏 吴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