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清江浦区不断探索区域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模式,将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建成全市首家综合型温馨驿站、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建强组织体系、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效,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工作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筑“新”堡垒,织密有形有效组织网
淮海街道地处淮海商圈,辖内有新亚商城、华信Mall、苏宁等大型楼宇商超,是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的集聚地。清江浦区委组织部会同淮海街道党工委、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外卖骑手为主要对象,就新就业群体工作和生活需求开展专题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将开元路淮海第一城168号改造成为集休息、就餐、手机充电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综合体。去年12月,该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及周边居民超5200人次。
为更好服务新就业群体,近年来,清江浦区立足主城区优势,探索打造“E骑先锋”品牌,依托全区8个商圈楼宇党建阵地,在新就业群体途经频率高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场超市、小区附近打造150个“E骑先锋·温馨驿站”,依托暖“新”关爱电子地图实时定位和一键导航功能,一个个温馨驿站连“点”成“面”,构建起主城区“十五分钟文明实践圈”,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更有归属感、幸福感。
暖“新”聚力,构建关心关爱服务圈
“歇歇脚”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要“暖暖心”。淮海商圈党委针对新就业群体用餐成本高、时间不规律等特点,与辖区内53家商铺达成共识,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就餐优惠服务,同时建立“双点评双反馈”机制,对暖“新”商户和温馨驿站进行点评,提升驿站和商铺服务水平。
在交通社区丹桂苑站点设置换电柜,方便外卖骑手给电动自行车换电池;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健康服务点,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新就业群体享受的各种服务的背后,是一个个党建共建联盟成员单位的无私奉献。
清江浦区出台“惠‘骑’十条”“融e贷”“融十条”等政策,打造“红‘新’课堂”,助力新就业群体党性提升、技能提升、学历提升,聚力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新”生态圈。同时,联合辖区12家共建单位和10家非公企业党支部成立商圈党建共建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医疗保障、法律宣传、教育培训等优质公共服务,常态化开展组团式关爱。截至目前,该区党建共建联盟累计开展关爱新就业群体活动69场,服务2100余人次。
赋“新”动能,提升基层治理融合力
针对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楼宇社区、直接接触群众等特点,清江浦区创新建立“清新e站”先锋服务平台,推行“实名认证+积分激励”制度,引导他们通过“随手拍”功能动态上传治理问题信息并及时给予积分奖励,每年根据积分排名开展“最美小哥”评选活动,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激励新就业群体为基层治理增效。
除了基层治理,参加商圈组织的活动或者参加志愿服务都可以获得积分。平台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召集令,新就业群体在线接单,通过“发布任务—双向认领—获取积分”的方式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提供爱心寄递等服务,打破壁垒、优势互补,实现党建工作和新就业群体自身发展共赢。
“群星汇海”服务队、“万有引力”红骑先锋队、“红律护新”服务队……在清江浦区,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向党组织靠拢,在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献计出力,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朱月娥 蔡雨萌 姜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