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市场消费促进”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2023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32个主城区中排名第九、江北第二……一个个可圈可点的亮点,见证着淮安市清江浦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坚实足迹。
近年来,清江浦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统筹加强重大项目服务保障、行政审批机制改革、营商服务质效提升,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四最”营商环境新高地,用“全生命周期”服务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清江浦,用重大项目攻坚讲好清江浦高质量发展“硬道理”。
推行容缺受理,跑出亲商暖企“加速度”
“感谢清江浦区对项目的大力支持,提供全流程陪同服务,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公司注册,展现出满满的诚意,让我们更有信心扎根清江浦,争取做大做优,为区域经济发展作更多贡献。”前不久,清江浦区通过“容缺办”机制,推动计划总投资1.5亿美元的新奥低碳新能源及数智黄码港新型智能设施项目先行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助力项目快速落户,企业负责人对清江浦区优质的营商环境、贴心的服务保障赞不绝口。
清江浦区将“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101%营商服务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以营商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服务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聚焦企业提出的“办证难、办证慢”问题,拓展企业服务外延,制定出台《清江浦区“一件事”办理“四个一”制度实施办法》,推动涉企服务由“一类事”,到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向上争取、服务企业、基层治理等营商环境“一个领域”问题解决;创新推行“容缺先办后补”模式,全年先后为6家企业先行办理审批事项7件,以点带面推动审批事项效率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清江浦区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实施区级机关挂钩园区(镇街)营商服务专员制度,将30个区级机关128名副职领导与园区、镇街精准挂钩,统筹各方力量解决企业难题。通过精准走访、部门联合日常走访、经济产业园专项走访,第一时间摸清企业诉求,及时收集信息,全程跟踪服务。2023年共走访企业884户,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融资难、办证繁、成本高等方面问题336件,企业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7月,根据省工商联发布的《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3版)》,清江浦区蝉联淮安市最优营商环境区县。
聚力创新赋能,激活经济发展“强引擎”
从问题企业到“绿色工厂”,江苏盈德气体有限公司完成了华丽转身。“‘绿色工厂’的认定,不仅是对我们企业的最大认可,更是为我们更好更快发展建立一个崭新的平台。”盈德气体负责人郑召华说,企业发展壮大这几年,清江浦区创新出台一系列服务举措和政策红利,精准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让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清江浦区锚定“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目标任务,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结合区情实际,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动政策性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推出10余项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多、操作性更强的改革性措施,以体制机制创新撬动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国家税务总局“远程帮办”工作,高质量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开展艺培机构审批“一件事一次办”办理等多项改革试点工作受到省级部门表彰。
不仅如此,清江浦区聚焦项目建设全过程全链条服务,全力保障土地、能耗、环保、资金等要素供应,储备3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实现“地等项目”的常态化;全面推进“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等创新举措应用,全年实现10个重特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完成率超70%。2023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累计服务各类项目813个,办结审批事项2328件,办结率和好评率均100%,该项指标连续五年在全省主城区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中位列第一。持续增强政策供给精准性和覆盖面,在“一企来办”平台上线涉及市场管理、科技创新、创业扶持等领域惠企政策263条,累计发放奖补资金6.8亿元,助推“政策红包”转化为“惠企红利”。加大对民营及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平台普惠贷款余额76.24亿元,全年为211家企业兑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近9000万元,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提升服务效能,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这个一体机对我们企业帮助很大,办理业务节省了不少流程,‘一站式’服务体验很好。”在浦发银行淮安分行,淮安云见温泉度假酒店有限公司职工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通过“一体机”不到5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据悉,企业通过“一体机”可以实现“拿照即开户”,避免在线下审批中跑腿次数多、办事时间长、办事成本高等问题,把以往“企业跑腿”变为“银行代跑腿”,大大方便企业开办效率。
清江浦区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出台4.0版《清江浦区建设“四最”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投资、市场、政策、政务、法治、人文“六个环境”维度形成50项改革措施,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2023年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4819户,同比增长14.74%,全部实现开办全流程办结累计用时不超过2小时。全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突破200亿元,全部工业入库税金同比增长83%,全年新增工业列统企业21户、创历史新高,31家企业获49项省、市级荣誉称号,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蒋童 徐敏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