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5月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发布近年来江苏省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林康介绍,2022年江苏省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提出建立“1+5+13+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截至去年底江苏省经营主体总数超1452万户,成为全国首个在册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的省份;现有外资企业总数4.3万家,世界500强中有超过400家在苏投资,去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253.4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江苏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南京、无锡、苏州获评“最佳口碑城市”。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江苏省聚焦政策环境建设,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去年出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8条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系列政策措施,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185亿元。强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打造江苏“一企来办”企业综合服务新平台,提供涉企政策和办事信息咨询、惠企政策兑现等8项应用服务。淮安市推出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集成715项财政奖补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实现财政奖补受理与支付直通,申报材料、时限大幅压减51%、71%。

据悉,为推进市场环境建设,江苏省施行多项举措,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企业设立、变更、迁移、注销全程电子化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南京等市开展跨县域“一照多址”便利化服务改革,全省已有2000多家企业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对应市域内多个经营场所同时开展生产经营;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400万元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面向中小企业份额预留40%以上;优化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建立省市县三级排污总量指标储备库,实现分级储备、先备后用;推出“人才贷”“苏知贷”等11款政银合作新型信贷产品,去年为4.14万家经营主体发放优惠贷款1693亿元,通过“政采贷”向政府采购中标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优惠利率贷款25.65亿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江苏省积极进行法治环境建设,2020年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先后修订、出台招标投标条例、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南京、无锡、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泰州等7个市出台本地营商环境法规。同时,江苏省部署开展行政执法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优化行政处罚权赋权试点,32家省级主要行政执法部门均已制定行政裁量基准,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三张清单”6978项,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此外,江苏省施行多项措施助力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实施省科技型创业企业孵育计划,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科技创业载体,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畅通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南通市推出“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徐州市推出“企业点餐——部门服务”政策机制,苏州市打造企业动态感知系统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和产业链畅通等“一站式”服务,无锡市推出外籍人士便利化10项措施;各地各部门多渠道多方式倾听企业心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江苏省将始终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更舒心。(王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