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赓续红色血脉 激扬美丽青春”思政教育研讨活动暨“大思政课视域下高中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的研究”开题论证会。
现场展示了主题班会、物理、数学、历史、社团等各类课程活动与思政课融合创新的特色案例。在物理课《万有引力定律拓展篇——“上九天揽月”》上,老师结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历史课《历史理解:理性的声音》上,老师将和平、理解的理念贯穿在对历史事件的解读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握当下、创造未来;在思政社团课《“是否允许预制菜进附中”模拟听证会》上,同学们扮演成家长、学生、企业、食堂、专家等各方代表,就“是否允许预制菜进附中”,进行了模拟听证会。
现场,南师附中党委书记葛军陈述《大思政课视域下高中思政教育创新实践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此课题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南京市教科所的专家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
南师附中学生处副主任李娜表示,这是一次学生社团活动,更是一次思政课。把思政与学科联系起来,是南师附中创意大思政课模式的创新举措。“我们一直在摸索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很好的融合,今天开设的五节课分别是思政班会、思政课堂和思政社团,其中思政课堂就由三节课组成,分别是历史课、数学课和物理课。这三节课就是在学科当中挖掘思政元素,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我想它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它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可能会在日后对他的人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李娜说。
据了解,南师附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将思政教育的力量贯穿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推动学生“社会责任的担当、健康强壮的体魄、情趣审美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精神”四大核心素养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方表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注重理念的引导、课程的融合、文化的浸润,开展综合思政教育班会案例评选活动,并开设主题班会。开设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打造独具匠心的音乐思政课,让同学们在获得沉浸式视听享受的同时,体会革命先烈牺牲精神之伟大,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之动人。以电子班牌的“五育宣教”版块为载体,系统推出50多期主题化、单元化的网络思政课程。2024年春节前夕,精心设计《青春之光向未来——缤纷冬日迎新春》6节新年微课,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推送点击量超过6000人次。(张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