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三院党支部秉持“医心为民”初心使命,坚持党建领航业务发展,积极开展村居卫生服务站的卫生体系网底建设,保障居民健康需求“接得住”,全力守护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发挥党建汇聚资源作用,打造卫生健康民心阵地

  2023年9月1日,位于金城镇元巷小区的“荆溪社区卫生服务站”启用揭牌仪式和义诊活动顺利举行。新的服务站明亮宽敞,用房面积460平,设置诊疗室、输液室、处置室、健教室等,整体布局科学合理、服务流程畅通,站旁还配备了漂亮的宣教橱窗。“小毛小病只要在家门口看看!”“我测血糖更加方便了!”,参与义诊的居民群众交口称赞。

  阵地建设是的卫生健康服务“接得住”的基础。三院党支部高度重视基层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把村居卫生站(室)建设纳入支部党建工作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做好合理设置规划的前提下对站(室)进行提档升级建设 ,近3年就有3个社区服务站和1个村卫生室得以新建和改建,2020-2023年房屋建设投入220万元,设施设备投入20万元。目前辖区内已实现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全覆盖。

  三院支部副书记兼院长朱爱洪介绍,卫生站(室)的用房问题是建设难点,医院支部向上级党委积极提请争取,在金城镇党委统筹协调下,建设用房得到了全力支持,新启用的荆溪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是由社区居委会保障提供,目前医院辖区的18个卫生站(室)已成为三院和各村居共同打造的民心阵地。

  发挥党建聚集人才作用,打造卫生健康民心队伍

  2023年8月底,2023年度“新村医岗前培训”在三院行政楼会议室里举行,公卫副院长张彬为新上岗的5名新村医进行新版《基本公卫服务规范》的讲解。新村医王琳自我介绍说,“我是今年8月初通过考试择优招录到社区服务站的,我们将先在医院各临床科室里轮转6个月。”她目光中对未来充满信心。

  队伍建设是卫生健康服务“接得住”的关键。金坛三院支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发挥“党管人才”职能,正视基层村医“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状况,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出实招求实效,保障基层卫生发展动能。

  一是有效落实新村医招录计划。自2017年首批新村医(徐州卫校定向委培生)毕业以来,金坛三院持续招录新村医43名,其中2022-2023年招录8名,打造卫生服务站生力军,目前已有多名年轻的新村医成为了基层骨干。二是有效保障新村医合理待遇。新村医既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医院对新村医进行了政策倾斜,为新村医提供保底薪资和福利保障,通过“待遇留人”保障队伍的稳定性;并落实逐年增长机制,2022年新村医平均收入较上年提高12%。三是有效激励新村医职业发展。三院支部建立了面对新村医的“三优”激励政策,即对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质的人员“优先招考进编”、对取得乡村执业助理医师资质的人员“优先提升待遇”,对取得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充分关照新村医对行业归属和职业成长的期待。

  2023年9月1日,荆溪卫生服务站挂牌牌启用。

  2023年8月,新入职村医接受岗前培训。

  重阳节,党员志愿者为养老院老人开展体检等健康服务。

  发挥党建志愿服务作用,打造卫生健康民心服务

  2023年8月20日上午,金城镇养老院里,几名“蓝背心”正在忙碌着听诊测血压等,“戴医生,谢谢你们又来看我们了!”“陈医生,我的降压片还要调整吗?”……老人们亲切地拉着党员志愿者的手唠着嗑。

  党员志愿者服务是卫生健康服务“接得住”的有力载体。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中的基层医护人员中有8名中共党员,在支部带领下,他们不断强化党性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全科医生志愿服务”小分队,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志愿者健康服务。

  干实事,联系群众走在前。党员是支部联系群众的纽带,戴小平、陈云、陈云章是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里的核心骨干,他们也是3个社区服务站的全科医生兼室长,多年来他们秉持“医者仁心”,协同医护团队为群众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服务,在社区、企业每每可以看到他们“蓝背心”身影。每年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他们还为敬老院五保老人以及计生特殊家庭开展上门健康体检和慰问,传递党组织的关怀。

  守初心,健康服务走在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是当前时期危害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筛查早管理”是关键。在卫生站(室),每名医生至少要负责2-3千余名居民的慢病健康管理,我们的村医健康服务团队总是耐心细致为老人们进行测血压、量血糖,开展“减油减盐”健康宣教,不厌其烦进行用药指导和上门随访,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未来工作中,三院将强化支部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持续领航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全力守护15分钟健康服务圈。(王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