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台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认真落实省局部署要求,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革新机制强管理,严格规范降支出,拓宽思路增收益,提升内涵优服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坚强有力保障,被表彰为“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先进集体”。

  主动顺势而为,推动管理效能和运行效率双提升

  始终聚焦中心大局,靠前服务,担当作为,更加精准助力赋能。在从严管控上出硬招。出台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规范,加强对预算资金使用的动态跟踪,严格按照年度预算支出项目要求拨付资金,从严把好原始凭证、明细支出、财务核算“三个关口”,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抓机关事务数字化转型,一体推进“三张网”建设,借力“大数据”有效防控风险、堵塞漏洞。在资产盘活上出新招。紧盯国有资产“跑冒滴漏”隐患,抓牢东台被列为省级试点的契机,牵头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组建工作专班,分门别类摸清“存量家底”,对298家部门单位账面资产、实物资产逐一盘点、逐项登记,清查土地房屋、股权债权、特许经营等国有资产净值224.21亿元,闲置资产1809项、问题资产781项。坚持“一类问题、一套整改方案”,综合采取调剂利用、处置变现、平台整合、资本合作等方式,全力推动国有资产提质增效。在精细保障上出实招。建成行政事业“资产云”,紧扣“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因地制宜设立3000平方米公物仓,跨部门、跨层级调剂资产,实现资源共享共用。把精细服务与过紧日子刚性约束相结合,建立服务标准、压降运行费用、提升保障质效。

  践行绿色理念,推动资源节约与发展集约双协同

  全领域、全周期推进绿色转型,勇当绿色低碳发展示范标兵。强化新技术应用“降能”。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深入开展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线上线下宣传,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和产品,293家公共机构建筑能耗降至1191万千克标准煤,单位建筑面积能耗5.41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同比下降2.6%,能耗全部达标。强化新规范执行“节能”。坚持数据统计信息化、能源管理规范化、能耗计量精细化、低碳办公常态化、垃圾分类资源化,公共机构全部接入节能管理平台,制定计量统计、能源审计、监督考核、降低碳排放等制度标准,实行能源资源消费计量、统计、监测“一网通管”,率先取得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节能目录采购,优先采购节能、环保办公用品,新能源汽车更新占比超60%,云计算数据中心实施节能改造后每年节省电费约100万元。实施党政机关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6个,装机容量1066kW,全年发电量约117万kWh。强化新标杆塑造“聚能”。全覆盖推进“绿色机关”建设,积极创建低(零)碳单位,完成能源审计48家,创成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家,国家级水效领跑者1家,省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9家,国家级节约型机关建成率达100%。

  坚持勤俭办事,推动源头管控和机制优化双促进

  既突出问题导向抓系统治理,又完善制度规范抓常态长效,让所有机关人员习惯过紧日子,形成正向循环。严抓关键环节。全面实施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加强实地踏勘、数据审核、过堂把关,完善基础信息库,市本级统一登记率达90%,办公用房维修经费较上年压减26.2%。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推动公检法执法执勤车辆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强化定点维修保养流程管理,公车每公里能耗费用低于省均值8.3个百分点。积极推行小份制供餐方式,实施食材废料资源化管理,厨余垃圾总量下降1/3以上,有效防止餐饮浪费。严抓成本控制。强化行政成本全流程控减,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严控会议、论坛等活动支出,严控办公设备更新购置,落实物业服务项目定额管理,行政运行成本两年下降11.2%。严抓刚性约束。严格预算管理,实行零基预算,坚持无效益的不办、不紧迫的缓办,能市场化的一律市场化。坚持花钱必问效,动真碰硬开展全周期绩效评估,与资金分配接挂钩,对低效项目及时启动问责,让厉行节约蔚然成风形成常态。

  东台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进一步抬高工作标杆,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强化规范管理,高水平建设集约型、内涵型、服务型机关,全力当好新时代“红管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