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常州国家高新区召开2024年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解决突出问题,部署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激扬斗志,动员全区上下在万亿之城再出发的新征程上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全力以赴夺取“开门红”、决胜“双过半”。区委书记周庆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党工委(区委)副书记、区长石旭涌主持会议。

  今年1-2月,常州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开局平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全市第一;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82.1亿元,总量全市第二;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644.8亿元,总量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总量和完成进度均位居全市第一;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548家相关企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54.8亿元,总量全市第二;8个省重大产业项目中6个已全面开工,开工率达75%,完成投资18.8亿元,投资完成率达22.2%,投资总量和完成率均位居全市第一。

  就抓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周庆提出三点要求。

  锚定目标不动摇。主要指标要齐头并进。努力找差距、补短板、谋措施、促提升,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占比持续扩大。项目招引要量质并重。着力引进一批智造赋能型项目,布局一批消费提升型项目,集聚一批优质合成生物项目;强化跟踪服务,确保已拿地项目早日开工。服务企业要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导向,持续办好“链上有约·邻里配套”产业沙龙,分类分层走访梳理辖区内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强化问题导向,挖掘更多潜在增长点,加快培育新市场主体,总结推广孟河凌越装备海外建仓、拥抱跨境电商先进经验,帮助更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紧扣重点不偏移。要做好空间“兴业”的文章。滨开区万亩产业园要前瞻布局氢能、锂电池拆解等新赛道,加快打造重大项目集聚区和新能源产业新高地;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要结合重点企业需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经常性对工业增效地块“回头看”,确保盘活一亩、达产一亩、增效一亩;一地一策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要做好载体“适配”的文章。摸排一批可用载体、清理一批低效载体、新建一批高标准载体,提升产业载体平台契合度,用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孵化体系,让好项目“引得来”“留得住”。要做好新城“引流”的文章。提速龙江路高架北延等配套工程,确保与常泰大桥同步运营;高标准推进高铁新城建设,构建完善高铁新城商业生态,提高商业载体的出租率和使用率,加速要素集聚,汇聚更多人气。

  真抓实干不松懈。要用好综合考核“指挥棒”。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考核,提高考核科学性、精准度,调动工作积极性。要树好干事创业“风向标”。各板块、各部门要明确指标引领,突出细化分解,加强底数摸排、政策研究和对上衔接,努力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要耕好所管所辖“责任田”。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强化预警监测,落实应急措施等各项工作;抓好上级反馈问题整改,拉下脸、狠下心、硬起来,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不反弹。

  石旭涌就做好全区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

  要全力以赴稳态势、抢开局。更大力度稳增长,尽心竭力做好企业跟踪服务保障工作,助力经济平稳增长。更大决心稳主体,推动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持续恢复性增长,为企业增强活力提供有力支撑。更大担当稳预期,鼓励、支持、服务好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要坚定信心稳指标、争进位。总量指标要加压奋进,对照序时节点找差距、算欠账,早想办法、早做调整。质量指标要稳中有进,对具有成长潜力和爆发空间的项目,做好服务指导、强化精准滴灌。外向型经济指标要急流勇进,精心筹备实施境内外经贸活动,高度关注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全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要真抓实干促转型、提质效。焕新升级传统产业,以“智改数转网联”为契机,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通过科技赋能让更多“老树发出新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重点关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破冰抢滩未来产业,敏锐捕捉前沿领域的颠覆性、突破性进展,帮助初创企业导入更多要素资源,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要凝心聚力强保障、优生态。提升产业承载力,全面提速产业载体建设,不断提升载体设计水准,让“载体等项目”成为常态。增强环境吸引力,继续擦亮“高新事·高兴办”金字招牌,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集成政策牵引力,做好存量政策综合评估、增量政策按需出台,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汇聚队伍向心力,将有限的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利用起来,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区领导封毅、吴寅、樊烨、姜浩、杭宏伟、巢彬,滨开区、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