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句容下蜀镇先后完成了长江引水河、大道河等4条幸福河湖建设,建成生态河道11条,总长24.6公里;下蜀因江而生、因港而兴,该镇按照“有口必查、有水必测、有源必溯、有污必治”原则,推动河长制不止“有名有责”,更要“有能有效”。
构建河湖空间,细化河道管护清单。对水面、坡面、堤顶、涵闸等管护情况开展长效管理考核,定期清理河坡河道两岸杂草、常态化打捞河道漂浮物,增加巡河频次,压实河湖管护职责。加大防洪排涝投入。加强对坍塌、渗漏、冲刷等风险的巡查,对河湖险工险段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加大河湖配套工程建设和管护力度,确保各类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提升河湖生态品质。继续紧抓生态河道建设,利用好上级资金,高标准开展1.5公里祝里中心河和4.6公里武岐河生态河道建设。积极开展河湖水生生物种类多样性调查,挖掘下蜀生态、景观、历史、地域、文化等元素,有序启动河湖长制主题公园建设,厚植生态底色、共护河湖安澜。
2024年下蜀镇将继续推进冷水孔水库、大黄桥河等“三库五河”“一河一策”修编工作,对长江岸线、大黄桥河等4处河湖开展幸福河湖创建工作,确保硬件提标、软件提质。
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共建高地。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责任体系,带头常态开展巡河督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压紧压实河道管护责任。壮大“民间河长”。对幸福河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发动“民间河长”“企业河长”,鼓励企业、团体、个人参与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健全长效机制。整合镇内水利、环保、执法等各方力量,发挥各条线志愿者和网格员优势,探索“网格+河长制”的工作体系,充分利用河长制APP等信息化平台,共同应对长江大保护和小微水体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释放生态红利,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下蜀镇结合“园区建设提升年”行动,计划投入300余万元,打造安全流畅、管理高效的园区水系,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一方面,疏浚主要河道。对河北中心河及南沿堤河进行全线疏浚,降低河床高度,提升过水能力,拆除河道内年久失修、坍塌、淤堵的4道跨河涵桥;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水利项目资金对裕课排涝泵站进行扩容改造,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另一方面,加强排口监管。综合考虑污水排放控制、管网建设、生态修复、流域治理等全过程,动态掌握28个排口的类型、流向以及水指标等情况,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做到河水流向清、流经区域清、水体状况清、污染源头清。(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