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耕”基 2023年江阴粮食生产实现“三增”
“惊蛰”一到,田野间生机逐渐焕发。昨天下午,记者在徐霞客镇方园村看到,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种下的第一批小麦整齐挺拔、青翠嫩绿。集中连片的农田为适度规模经营和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有利基础,农田负责人焦海东告诉记者,这一批小麦预计将比农田改造前每亩增产50到75公斤左右。
近年来,江阴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粮食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小田变大田”“农田变良田”,进一步稳粮食产能、增生产效率、提种粮效益,2023年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2.36万亩。随着一片片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希望的田野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去年,全市粮食总产达13.18万吨,同比增长0.7%;播种面积28.78万亩,其中小麦11.91万亩,水稻13.97万亩,同比增长0.3%;粮食亩产458.01公斤,同比增长0.4%,实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
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徐霞客镇结合全域农业专项规划,研究制定了农田连片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其中的关键一招就在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徐霞客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试点村,方园村自2021年起积极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再配套的模式,规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面积农田改造资金从何而来?徐霞客镇依托镇农业平台公司,充分发挥金融工具融资功能,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发行无锡市首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债券——徐霞客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债券,第一期2022年申请发行的30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方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利率低、期限长,为确保全镇到2025年建成10000亩高标准农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徐霞客镇农业产业科科长王高钟表示。目前徐霞客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亩,上东村、新须毛村、方园村、皋岸村6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平整土地、改造水渠、建造机耕道……农田的灌溉和耕种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粮食稳产增产打下扎实基础。(赵慧敏 朱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