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市民张女士向新华网江苏《民情直通车》栏目组反映,不久前,她想寻找一个稳健的理财产品,计划五年后取回本金和利息,银行理财经理却给她推荐了一款保险产品。她想全额退款,遭到理财经理拒绝。

  张女士称,当时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加上理财经理很热情,说这款产品年利率3.5%左右,并承诺五年后可以取回本金及利息,所以她就支付了首期10万元。“理财经理当时并未详细讲解产品特点,只强调了回报,我当时也没仔细看合同,回到家我爱人看了合同才发现这个不是理财产品,而是保险产品。”张女士说,2024年1月,她联系理财经理,认为受到严重误导,要求全额退保,理财经理认为,按照合同,只能退2.17万元。

  《民情直通车》栏目组接到张女士求助后,将相关情况向涉事银行进行了反馈。该行办公室工作人员非常重视,很快与张女士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经调取张女士办理业务时的监控视频与录音、录像资料,整个业务办理符合正规程序,但可能双方对于该产品的收益理解出现了“重大误解”。该工作人员表示,会与张女士进行协商与沟通。

  3月14日,张女士联系《民情直通车》栏目组,表示已经与银行就退保事宜达成了一致。也对《民情直通车》栏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表示感谢。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应遵循公平、透明、规范的原则,充分揭示产品的特点和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投资者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和风险,审慎做出投资决策。(虞启忠  施博瀚 曹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