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2月20日电(李南丹)人勤春早,实干争先。2月20日,南京市江宁区召开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推进会,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部署,擂起江宁高质量发展战鼓,全力以赴拼开局,以改革创新精神狠抓作风建设,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强化服务质效,努力构建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全面推动江宁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注入强劲动能、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现场

江宁区委主要领导表示,江宁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以创新为特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向“新”进军,“四链”融合,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向“融”共促,深度协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做好向“高”攀升,优化升级,壮大“5+4+5”创新型产业集群。向“难”突破,加力提速,夯实新型工业化项目支撑。向“实”发力,统筹施策,汇聚强大合力,为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江宁贡献。。

科远智慧滨江智能工厂现场调研

强基,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新型工业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苏博特新材料刘加平院士(右)在实验室与技术人员开展试验研究

实体经济是江宁最厚实的“家底”,是支撑全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就在2月19日上午召开的南京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上,作为全市首批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南京南瑞继保特高压直流与柔性输电高端装备攻关团队、苏博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材料创新团队代表亮相。南瑞继保攻关团队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先后创造12个“世界第一”,在高端电力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一大批世界级的科研创新成果,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更实现了高端电力装备走出国门。苏博特积极推进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系列国内外水利、能源、交通、市政领域工程项目,一家企业双院士领衔,持续推进研发成果转化,成为江宁人才密度、创新浓度的一个生动缩影。

南瑞继保厂区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走进位于江宁高新区的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作为该区生物医药龙头和骨干企业,去年,该企业5款生物药和多款化药上市。春节假日期间,该公司2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2月18日的2024年“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南京市暨江宁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企业招聘和人才求职“供需两旺”。

龙年春节后江宁首场招聘会现场

企业生产线上的激情迸发,用工市场的火热,恰与江宁当下的发展姿态合拍。纵观江宁,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创新活力迸发,正步入形成新质生产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3年,全区1258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126.8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工业投资276.7亿元,同比增长23.7%;智能配电设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创新百强区前十,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工业百强区前十。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同时,江宁聚焦生态化,绿色工业实现新发展,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江宁开发区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

南京海兴电网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刚刚全省召开的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上明确提出,重点要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这是江宁的应有担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的“新”包含了新的发展目标、要求、模式、路径、动力和成效。以召开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推进会为契机,江宁将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制造业强区建设为统揽,以四链融合为引领,以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5+4+5”创新型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力争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领域产值实现增长20%,抢占全新赛道,积极争当江苏“制造强省”、南京“产业强市”示范标杆。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

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今年,江宁计划实施194个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916.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96.3亿元。该区积极构建项目“全要素策划、全链条审批、全周期管理”审批体系,探索重大项目洽谈签约、建设审批、竣工投用等全生命周期,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全力保障93个新开工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83个省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

江宁区全链审批服务大厅

筑峰,以数字化驱动新型工业化

“最强大脑”制定生产的“最强方案”——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几个管理人员在复查产品,机械臂忙个不停,实时视频显示着设备、工艺、物料、人员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这是在科远智慧滨江智能工厂看到的场景。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该工厂全面采用自动化产线、自动检测设备、智能仓储设备等,通过自主研发的iMIS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能够实时监控及调度生产及全过程追溯。

科远智慧滨江智能工厂生产车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数字化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江宁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改造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层出不穷,工业企业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不断跃上新台阶。

埃斯顿自动化生产线

2月17日,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江宁区委主要负责人专题调研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作,与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聆听意见建议,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升级,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以数字化推动江宁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智能计算平台

近年来,江宁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建设目标,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截止到2023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400家,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汽创智

今年,江宁将加速全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提升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2.39%,遴选建立全区“智改数转网联”服务机构资源池,持续开展“一企一策”免费诊断并服务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力争数字经济企业总量达到400家,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15家,进一步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创新活力。

南京盛鑫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

合力,高质量走好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建立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

紫金山实验室

扎实的工作作风是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的重要保障。当天的会议通报了2023年江宁区机关作风评议结果和作风建设情况,布置了2024年作风建设工作,并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担当尽责 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若干措施”和“政商交往正负面‘双十条’清单”,从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激励党员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创新、甩开膀子开创事业。

江宁行政审批局

聚焦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结合江宁产业发展的定位,江宁区工信局将以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为重点,深入实施“筑峰强链”培育支持计划,为实现五大优势产业倍增奠定基础;以企业梯队培育为路径,一企一策开展精准培育指导,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确保总量走在全省区县前列。

汇川技术南京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江宁开发区将聚焦重大项目建设,以“干”为先、以“拼”为法、以“实”为本,一项一策推动33个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全年确保国兆光电OLED微显示器件、中关村科创中心等11个项目竣工,汇川南京机器人、粤浦南京云创中心等13个项目投产,形成一批实实在在的新增长点。麒麟科创园将持续推动中国科学院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加快中科(南京)智汇工场等成果转化平台发展,建立园区人工智能联合赋能中心,强化算力支撑、深挖算据资源,着力打造国产大模型等智能计算产业生态集聚区。江宁高新区将围绕基因技术、细胞治疗、生物药、新型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发力,打造“MAH持证转化产业园”“金陵美妆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力争全年新获批1类新药不低于2个,新获批三类医疗器械不低于4个,规上营收增速不低于17%。滨江开发区将启动全市首个新材料产业园EOD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材锂膜、四院四部等旗舰型项目投产达效,实现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

中材锂膜

推进新型工业化,各街道也亮出真招实招。秣陵街道将深入推进街道“1+2+X”产业园发展格局,百家湖工业园对3栋11.3万平方米科研楼宇进行整体性对外招商,秣陵和东善桥2个工业集中区以低效用地再开发为切入点,全年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00亩,并分步实施太平工业园和其他村级工业园的转型升级,统筹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目标。

新年新气象,实干开新局。江宁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坚实、创新生态优良的优势,稳住工业基本盘,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制造业强区建设,轰响制造业“主引擎”,努力为省市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江宁百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