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南京江北新区召开“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动员大会,动员新区上下开年即开工、起步即冲刺,以强化服务、猛攻项目、注重贯通、大抓招商的实干实绩,迅速掀起新区开发建设新热潮,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新实践注入强劲动能、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新区大力推进“三区一平台”建设,拉框架、建平台、谋创新、优环境,2023年,新区三大优势产业、三大新兴产业实现营收超5000亿元,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获批建设,新增市场主体2.5万家,百亿级项目及跨国公司总部项目实现新的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动员大会上,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指出,新区上下要把握重点,聚焦关键,务实抓好“四大行动”各项工作。
陆卫东表示,推进“服务企业”行动,要明确服务对象,面向工业、商贸、城市功能、科技创新等新区各类市场主体抓服务;要明确服务机制,组建“1+6”服务专班,完善服务专员等工作机制;要明确服务重点,聚焦发展、运行、创新、金融抓服务,全面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智改数转”、提档升级;要明确服务要求,严格执行纪律作风要求,切实形成诉求办理解决闭环;要明确服务目标,首问负责、事不过夜。
推进“项目建设”行动,要锁定奋斗目标,紧盯已经排定的159个当年实施重大项目,全力推动续建项目加快进度、新建项目尽早开工;要明确责任体系,强化专班推进、清单管理、监测通报,对重大项目一站式管理、监测和服务,推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务实解决问题,紧盯开工建设、投资进度、投产达效;要形成奋进局面,通过高效的审批服务和有力的要素支撑,营造火热氛围,让新区塔吊竖起来,建设发展热起来。
推进“研产贯通”行动,要巩固“研”的优势,充分发挥EDA国创中心等重大平台的创新策源功能,积极争取更多“国字号”创新平台、更多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落地;要突出“产”的导向,引导支持创新平台开展先进技术成果项目研发;要构筑“产”的条件,提高产业用地比例,加强载体落户设计,力争今年新落地从“研”到“产”项目100个;要助力“产”的落地,加快基金集聚区建设,发挥新区产业发展基金的乘数效应;要打造“产”的集群,抢抓未来产业风口,培育科创企业森林,加速打造技术先进、品质优良、都市气质的国家级科创新智城。
推进“招商引资”行动,锚定“3+3+X”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形成招商合力,构建功能园区和街道是招商引资主阵地;要突出招商重点,全力攻坚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金融等重点领域以及以文化、青春为特色的城市功能性项目;要明确招商标准,坚持国家级新区的定位和标准,着力招引一批能级高、规模大、潜力足、辐射带动强的优质项目;要排定招商活动,常态化开展小分队招商,全面出击引优质项目;要优化招商机制,强化调度推进、准入评估、考核管理。
陆卫东要求,要强化组织,务实作风,全力推动“四大行动”取得实效。要坚定必胜信念,拿出昂扬的斗志,精准发力,全面出击;要营造一流环境,凸显新主城气质,做好青年人这篇大文章,加快承载力提升;要精心组织推进,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行动组织,强化协同配合,抓实考核保障。
“要以‘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为切入点和发力点,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发挥新区‘支撑南京、带动全省’的应有作用。”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浦口区委书记吴勇强表示,服务企业要突出一个“实”字,项目建设要突出一个“快”字,研产贯通要突出一个“链”字,招商引资要突出一个“盯”字。要锚定目标狠抓落实,全力争取一季度“开门红”。锚定“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目标任务,聚焦一季度“开门红”各项指标,抢抓有效时间、全力补短补缺,为实现全年目标赢得主动。
会上,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投资促进和商务局、中央商务区、研创园、枢纽办、生命健康办、新材料科技园、智能制造办和大厂街道围绕“四大行动”作表态发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江北新区法院、检察院,各委部局,公安分局、税务局,各产业平台,各直属单位,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新区企业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各相关单位设分会场。(金晓 郑晓阳 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