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梅“梅美龘龘 欣欣玄武”街巷年集在除夕上午9:00火热开市,这也是第三届“温暖玄武年 梅好中国节”系列活动。今年主题的“龘”字体现了基层社区群龙腾飞的“梅好”意象,凸显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以梅好中国节(我们的节日)为抓手,强化各族、各阶层党员、群众的文化认同、情感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个都不能少”的社区团年茶话会中展望强富美高新玄武的“前程朤朤”和玄武人的“生活䲜䲜”。

  年集有五大板块,覆盖小红梅门口整条梅园新村路,走到汉府街的梅园新村口袋公园就可以看到高达4米的“梅美龘”主题打卡墙,刺绣龙头图案融和生活气息于一体,自信而又朴素的文化论断:“……我们叫龙的传人”掷地有声,强大气场吸引了大量的路人自拍打卡。

  从口袋公园右转就可以领略第一板块:天下图腾——甲辰龙年街巷文化展。虽说是路边变电站上的展览,但内容毫不含糊,“龙观念”“龙演化”“龙种类”“龙九子”“龙字形”“龙文物”“龙文学”“龙生活”八大主题为深入理解龙图腾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意义提供了全面立体的视角,其中蕴含的多元一体的理念和价值观更帮助观众在日常生活场景中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在每个展箱边上都设置了一台市集花车,这就是第二板块:“梅美龘”街巷红集。小红梅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文创、团区委青少年文创、青年文化志愿者的手作艺术饰品、红领巾“志愿摊主”带来的闲置书籍、玩具和学习用品,最亮眼的特色是红领巾志愿者亲手制作的“糖话中华龙”系列作品,展现了从红山C型龙到唐鎏金龙文物造型和甲骨文、金文“龙”字演化,不仅“含龙量”100%,文化含量也极高。

  市集“付款码”就是梅园新村社区慈善基金项目的捐款码,全部收入用于困境人群帮扶和社区公共文化事业。记者在每个市集花车上都看到一个打卡游艺规则,参与龙文化答题、打卡发圈、讲对地名故事、参与募捐均可获得一张龙纹贴,然后贴到小红梅兑换处的“战绩榜”上就可以兑换小文创年礼,前三名还有大礼。一位游客参与了年集后兑换了一枚“梅美龘”红包,他赞叹道:“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压祟红包’”。

  穿过热闹的街巷,就是更加热火朝天的小红梅·梅好生活空间。数十位志愿者像往年除夕一样,一早就来忙碌着,他们中有年过八旬的退休老党员,有孩子家长,有外地放假回宁的大学生,还有少先队员们。

  小红梅信仰生活空间里,一群孩子们一脸严肃,他们正在开展“红领巾小队寻访”活动,一位家长说:“除夕的老传统就包括祭祖,让孩子在除夕缅怀先烈,充分理解今天美好生活的前提,对于孩子精神成长特别有意义”。

  与此同时,另一群孩子在志愿者带领下忙碌着,他们在制作市集义卖的龙文化糖画和糖葫芦,“每到过年,一看到糖画,我就会让爸爸给我买,没想到今年我可以自己做糖画了,而且图案都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的,我特别喜欢这款战国龙纹糖画,简直爱不释手、舍不得吃”一名三年级的红领巾开心地说。孩子们还来到街坊花园,争相讲述他们了解的梅园地名故事。这就是第三板块:红梅微庙会。

  梅好客厅的老、中、青志愿者们都在忙碌着,为团年茶话会准备菜和饺子,进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动年”板块。志愿者小王说:“这里的氛围像极了小时候在姥姥家过年时一大家子人愉快劳动的场景,只不过这里的家人多了很多,老人可亲,孩子可爱,其他小伙伴们都特别阳光有趣,在这里真的体会到‘劳动是第一享受和需要’”。

  到11:00左右,“梅美龘龘 欣欣玄武”迎新春茶话会正式开始,十六位“家人代表”们陆续落座,他们有社区独居老人、残疾青少年、党员和居民骨干、退役军人、社区工作者、社区民警、保洁员、协管员、物业经理、快递小哥、创业典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青年志愿者代表。

  玄武区“新联会”理事、“90后”小红梅文化志愿者王振东担当主持人,他在南京历史文化领域沉淀多年,刚刚过去的一年,他辞职把自己的热爱变成职业,专业从事城市全域文旅和社区文化建设,短短一年已取得不俗业绩,不但收入大大提升,还把大量时间志愿投入在小红梅公共文化事业中,创办“红梅栖梧城市行旅团”,开发100条城市行旅线路免费带在宁高校大学生走读南京,该项目在去年也先后在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他主导的富贵山社区“家门口的历史”项目也获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获得各级媒体报道十多次。今天,社区的“家人们”一起享受他的“贵宾级”服务,在他的讲解下游览了市集和展览,精彩的历史文化解析和幽默的语言风格,让大家享受一道除夕文化大餐。在他的引导下,大家也依次畅谈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历,分享感悟。通信行业创业典型曾丹丹介绍了自己敢闯敢干取得行业优势的艰辛历程,并推介了她的拳头产品和项目;退休老党员曹洪讲述了一年来积极参与街道社区文化事业的历程,并表演精彩节目,把茶话会气氛推向高潮。

  梅园新村社区主任蒯梦倩介绍了去年从一位年轻社工走上社区主任岗位的成长历程,并推介了社区今年的实事项目;15岁的残疾(脑瘫)、事实孤儿小宇(化名)的外婆讲述了去年一年的艰辛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社区的关爱帮助,表达了感激之情和勇敢面对生活的决心,她说:“家里没什么亲人了,怕过年,特别冷清,孩子一天天大了,照顾起来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平时住康复中心,最大愿望就是能有人带着小宇到外面走走看看,要特别感谢关爱项目的负责人,今年已经是他第二次接我们到小红梅过年了,上个月还送了一台合适的轮椅,‘微心愿’解决大问题”;志愿者总召集人、梅园新村街道社工站负责人亲手为家人们制作大菜“全家福”,他介绍说:“这里面有16种食材,刚好今天在座的代表也是16位,我平时的重点工作就是参与街道社工站运维和基层治理项目,坚持‘一个都不能少、每个都深入参与’的理念才能‘烹制’出美好和谐”;小红梅专职社工、军属尹璐为大家默默忙碌一早上,终于落座,在前一天,东部战区某部领导刚把她爱人立功受奖的喜报送到小红梅,让她的心情格外激动,她表示,责任和付出是幸福生活的基础,都是值得的,她还为茶话会送上了文化年礼——请她爱人单位的书法志愿者誊写的长联:鳞爪露云中 振浩邈春风 向合凤姿称倍选,精神通冀北 驭澄清淑气 更随骏力走长途,正是“梅美龘”压祟红包里的内容,也是领读《史记》的小红梅文化志愿者蒋山青老师专门为龙年新春创作的春联,全篇34字,没有出现一个“龙”字,却句句体现“龙马精神”。

  “温暖玄武年 梅好中国节”是在中华除夕祭祖、团年的传统基础上的守正创新,今年的年集活动由玄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玄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指导,梅园新村街道办事处、梅园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红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之家、梅好生活空间“红石榴家园”联合主办,梅园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梅园新村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小红梅青年之家承办。据悉,年集活动将持续到今年的元宵,届时还将融入新婚俗宣传主题推出面向青年的“上元”联谊交友系列活动。(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