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视大屏显示乡村人员信息,一部手机联结村级大小事务,这是当下在白兔镇解塘村颇为火热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数字化乡村治理。该村开发打造了数字乡村平台,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聚焦村级产业、村务管理、村级治理、数字党建等方面,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作用,打造了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建设,以数字量化之效助力乡村善治。

  深化拓展“指尖点”功能,打造精神文明“云课堂”。解塘村的顾旭康是一名平时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现在他每天都有了登录“福地E乡村”微信小程序的习惯,“每天打开小程序,看看村里发生的大小事,也能翻翻党的最新政策,挺好!”顾旭康说道。解塘村通过配备专人专岗管理,每日定时更新数字乡村后台,将村务公开、农业技术、法规政策等一一上传,村民可通过“数字乡村平台”,及时了解等情况。同时开发微信小程序,并将其作为思想文化宣传的新载体,打造“云端学”理论指尖微课堂,定期更新党建理论政策、文明新风、好人事迹等内容,群众随手点开即可了解详情,实现党员群众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不断延伸农村理论政策、文明新风的宣传教育阵地。“我们以数字乡村平台为载体,开发智慧村务、乡村服务、乡村文化等模块,打造出数字乡村一张图,让重要信息一网通达,村里动态一点即知。村委会配备了一台85英寸显示器,全方位显示数字乡村平台运行情况,可第一时间收到村民的诉求,第一时间把村委会工作动态传递给村民。”解塘村党委书记张冬才介绍说。

  深化拓展“志愿帮”功能,开通文明服务“直通车”。数字乡村平台建成后,成为村与村民互通有无的良好工具,在更好服务群众上加码助力。通过书记信箱功能,线上收集社情民意、群众微心愿等,管理员通过后台审核分类梳理将问题反馈给村社干部,他们通过建立“一分钟响应、一小时对接、一天内处理、一周内反馈”的“四个一”机制,对群众反映事项做到立行立处,系统开通以来,开展群众服务28场次,让“数字惠民”可感可及。同时,借助村民投票、智能投票等功能,让好人评选、文明家庭评选参与度更高,群众能够真正选出自己心目中的道德典型,见贤思齐,促良好乡风。村民还可以积极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修改,解塘村一直有敲锣打鼓送村规民约上门的传统,在该平台上,村民可以参与村规民约的修改,增加了抵制高价彩礼、不大超大办等内容,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数字乡村平台整合了关爱老人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给全村二十多位孤寡老人配备电子手环,让关心关爱、实时救助就在身边,更好地确保老年人健康安全。

  深化拓展“积分兑”功能,架好服务群众“连心桥”。将数字乡村平台中的“积分管理模块”引入乡村文明建设中,成立由“村委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为评委的考评小组,围绕“村庄美”“田园美”“村民美”等内容开展积分制管理工作,村民通过参加积分事项,让好人好事、新风良俗有了荣誉分值,逐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位于解塘朱墓自然村村庄入口一处位置存放着破损垃圾桶盖,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村民通过“随手拍”上传小程序,收到该件后,村委会立即通知辖区内保洁进行清理,村居恢复了整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村民只要通过平台“随手拍”功能,将发现的问题拍照上传,村志愿者处理反馈,村民即可获得1分。村委会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评比打分,同时,在平台公示评比积分,将年度积分在前20的确定为“红旗户”予以奖励,并可参加村、镇、市级以上文明家庭等评先评优。村民凭借平台积分既可以在线下积分超市兑换香皂、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在平台线上“积分商城”,兑换加油卡、礼品券等实用物品,通过以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真正实现积分“兑”出乡风文明新面貌。(庄瑜 郑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