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浜的村民以做腐乳为家庭主要副业,48家作坊,各有招牌,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就曾在此喝豆浆、尝腐乳。”……一本《盛岸里史事拾遗》记录了充满烟火气的村巷故事,这是惠山社区刚刚设计制作完成的村巷文创套装之一,竹编的盒子里还有红色火漆印、手绘地图、小插牌等物品。

  古运河畔、惠山脚下的惠山社区由孙姚巷、饭箩巷、盛岸里、田屠里等7个自然村落组成,是一片完整的老旧村巷,这里至今还留存着不少脍炙人口的乡土故事。去年开始,“老村微光·熠熠生惠”历史文化“惠存”项目启动,试图通过“人、文、地、景、产”等多元要素融合,留住老巷子里最温暖人心的一宅一树、一人一物,并用文创产品的形式呈现,记录村巷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

  网红盛岸市场也成了这些村巷故事的“展厅”。系列文创图样、“老村微光”标识出现在市场的各个角落,令不少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倍感亲切,“刚在这个美陈墙前面打卡,有了这些布置,蔬菜、水果、鱼虾变得更‘鲜活’了起来。”市民晓珂也是网络平台的UP主,她告诉记者,每次来这个老市场拍视频,总能有惊喜新发现。

  “由社区带头、公益团体配合、群众自发,我们组建了村史故事队,寻找记录村巷文化。”惠山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团队寻访了村巷中土生土长的老居民,通过口述史的形式记录下村巷发展的点点滴滴,目前已整理出盛岸里腐乳文化、饭箩巷“腐乳包装”竹编篾匠文化、盛氏起源等多个故事,集纳在“盛岸里史事拾遗”文创产品中。社区向居民群众发出邀约,邀请辖区内热爱摄影的居民,用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他们眼中的家园,《再见,盛岸里》《惠山社区居民的一天》等视频受到居民们的广泛欢迎。居民的创作热情被点燃后,吸引了微博、小红书等多个网红账号来打卡拍摄,《人间老烟火》《乡愁常相忆》等短视频的播发也令村巷和盛岸市场不断“出圈”。

  基于村巷文化,各类活动顺势开展,让居民共同参与到文化共建中,有展现市井生活的居民日常生活掠影展、家风家当展,邀约泥人大师、竹编篾匠、豆腐花老店为辖区青少年举办惠山泥塑、竹编、“清廉豆腐”手作等活动。社区通过辖区内的书画社,向居民发起了手绘地图、文化IP形象创作等活动,“他们画出了我们身边的春日饭箩巷的蔷薇墙,夏日孙姚巷的葡萄架、凌霄花,冬日盛岸里的腌菜架……”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这次系列文创的标识也是由居民们共同选出。

  据悉,惠山社区将继续收集、宣传、讲述村巷故事,唤醒周边群众心中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