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度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启动以来,淮安市认真落实全省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理论武装这一中心环节,以“学习形式比一比”活动为引领,着力拓展理论学习方式、载体和渠道,在全市范围内掀起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的热潮。
广泛发动系统学,让党员冬训快开局、快起势。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亮一亮”活动、深入了解基层党员理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专门通知,明确6个方面重点内容以及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市、县区两级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坚持把冬训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各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冬训工作、亲自谋划实施方案、亲自做好动员部署,带头讲好冬训第一课。发挥全市理论宣传联盟作用,深化联盟成员单位与结对共建县区(园区)的合作,完善“1+11+N”多元化宣讲工作体系,开展“理论宣讲基层行”活动,清江浦区还特别邀请党代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开展一系列理论宣讲活动。
精准施策分众学,让党员冬训更有效、更可感。注重精准施策、分类施教,通过多种渠道将理论学习资料送到基层党员手中,市级层面专门编印分众化的理论学习资料,各县区(园区)还针对年老体弱党员、行动不便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开展一系列“送学上门”“送教上门”活动,如淮安区发动志愿者上门帮助老党员下载学习音频、视频、电子书等资料,方便其学习。坚持基层党员在哪里、宣传阵地就建到哪里,着力建设一批基层党员身边的理论宣传阵地,如淮阴区打造“庭院课堂”“板凳课堂”等基层党员家门口的理论宣传阵地,金湖县建好用好“两个喇叭三块屏”理论传播矩阵,切实把理论宣传做到基层党员身边。
文艺赋能生动学,让党员冬训有意义、有意思。坚持寓理论宣传于文艺作品之中,依托各地新思想通俗理论作品创传中心,将党的创新理论、党史故事、发展成就等编排成相声、快板、三句半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并结合“送戏下乡”“文艺进万家”等活动进行广泛展演,为基层党员群众送上特色文化套餐。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6个基层文艺宣讲队,创作理论宣传通俗作品,在全区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基层文艺展演活动。生态文旅区发挥“民间小剧团”“草根文艺小分队”作用,组织开展基层党员冬训文艺汇演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通过文艺作品形式送到基层。
红色课堂实境学,让党员冬训真走心、真走深。发挥淮安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用好周恩来纪念馆、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红色场馆,广泛组织基层党员开展实境学习,如盱眙县精心打造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冬训实境课堂,组织基层党员开展沉浸式学习,让广大党员受到深刻的精神洗礼;洪泽区依托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岔河新四军骑兵团等红色阵地,组织基层党员开展轮训活动,增强党员冬训吸引力、感染力。
依托网络线上学,让党员冬训广参与、广覆盖。充分发挥网络学习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的优势,组织各地用好“学习强国”、江苏先锋“党员大学习”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涟水县组织制作一批电子学习笔记,并依托网络“涟”心工程进行广泛推送。创新开展“优秀作品赛一赛”活动,重点围绕“三微”活动,动员广大党员交流感悟、讲好微课、分享金句,如淮安工业园区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积极性,已拍摄上传“金句微分享”视频19个。市级层面专门推出“冬训在线”专栏,集中展示各地开展冬训的创新举措、特色亮点和积极成效,营造互学互鉴、互比互促的良好氛围。(淮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