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下蜀镇禾田坊家庭农场蔬菜大棚,只见满棚的蔬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民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蔬菜,搬运、装袋、称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禾田坊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苏州青、矮脚黄、豌豆苗、茼蒿、趴地小菠菜等,蔬菜供应充足、产销两旺。“每天能采摘青菜3000斤左右、菠菜400斤左右、茼蒿100斤左右、豌豆苗150斤左右,目前这几种大众化的蔬菜销量最好。”禾田坊家庭农场负责人戴顺花笑着说,订单主要来自社区、团体订购,通过线上线下或团购群下单后,进行蔬菜采摘和打包、由专人配送到指定地点,每天销售额7000余元。

  据了解,禾田坊家庭农场占地120亩,共有32个大棚,通过早播种、早移栽、早上市,让大棚种植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棚”,深受南京、常州、镇江等地客户的欢迎。“我们的客户大多来自平台介绍,老客户口口相传介绍新客户,蔬菜的品质和稳定的供货能力也收获大批稳定客源。”戴顺花说,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推广,提升农场的知晓率和客源量。

  除了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农场也提供就业岗位,进一步拓宽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我们的蔬菜讲究一个‘鲜’字,一旦进入收获期,就要尽快采摘完毕。”戴顺花说,基地常年雇佣6名当地村民,为让蔬菜抢“鲜”上市,销售旺季向来对村民“来者不拒”。

  连日来,禾田坊家庭农场抢抓农时,加大新鲜蔬果供应力度,保障市民“菜篮子”。“目前,种植的蔬菜能供应到春节前后。等到春天,基地将种植空心菜、茄子、辣椒、苋菜等时令蔬菜,丰富蔬菜品种、满足市场需求。”戴顺花满怀期待地说,新的一年,希望种出的蔬菜能获得更多客户的喜欢,销售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下蜀镇立足自身特色,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丰富产业结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众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双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潘雪芹 夏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