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官林镇和周铁镇达成了总金额370万元的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指标交易。由此,官林镇破解了排放总量指标紧张的困境,周铁镇则实现了将排放总量指标由“数字”变为“财富”。这也是《宜兴市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及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后,宜兴市市域范围内的首次跨乡镇排放总量指标交易。
“此次交易打破了地域界限,使全市排放总量指标交易迈向了大循环。”宜兴生态环境局排放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流程、规范排放总量管理、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去年9月,宜兴市印发《宜兴市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及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把排放总量指标从“沉睡资产”变成“流动资本”,明确了市级及各镇(园区、街道)总量储备库总量,并同时推行各镇(园区、街道)排放总量指标交易。和部分地区只能通过市级重点项目总量储备库交易相比,《办法》允许建设项目所在园区(镇、街道)总量储备库总量储备不足时,可在园区(镇、街道)总量储备库间进行自由交易,最大程度为排放总量指标出让方、受让方提供了便利。
官林镇属工业重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市三分之一,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浪潮中,随着重点项目不断落地,属地日益紧张的排放总量指标让官林镇相关负责人犯了难。为及时解决工业大镇的排放总量指标购买需求,宜兴生态环境局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后发现,周铁镇通过近年来的“腾笼换鸟”和产业结构调整,积累了可观的生态环境宝贵“财富”,符合排放总量指标出让的条件。对此,宜兴生态环境局主动靠前服务,为官林镇、周铁镇牵线搭桥,并对总量减排核算和总量入库收储做好业务指导,最终由官林镇花费370万元,向周铁镇买来了8.5吨挥发性有机物指标、15吨氮氧化物指标和5吨颗粒物指标,实现了官林、周铁两镇的“双向奔赴”和环境资源“有限、有价、有偿”。高效的服务也让官林镇相关负责人欣喜不已:“这次交易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了,为我们引进重大项目做足了排放总量指标的储备。”
据宜兴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宜兴市正准备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排放总量指标交易,下阶段,宜兴市还将继续深入推行排放总量指标减量替代及交易管理机制,鼓励各板块创新思路,深挖减排空间、淘汰落后产能,为项目服务持续发力,腾出更多环境容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