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打开微信视频通话,把手机摄像头拉近些,这是个小故障,请按我说的进行操作,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这是近日徐州张双楼矿综采一区技术员吴建群使用防爆智能手机,通过矿井5G网络与井下工作面现场机电维护员远程视频通话,指导处理井下生产设备故障的一幕。
数字化转型,引领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张双楼矿与中国联通公司、淮海大数据公司等国内通信运营商合作,依托5G新媒体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自动化、少人化、动态化、精准化、无人化为方向,深入践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理念,在矿内设立智慧矿山数据中心,并在井上下安装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基站,实现矿井智能化综采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原煤主运输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固定场所集中控制等重点区域5G信号全覆盖,成为全国首批、省内首家智能化示范矿井。
该矿充分发挥5G技术带宽大、速率高、延时低、功耗少的优势,以5G通信技术为核心、万兆工业以太环网为基础,融合互联网、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AI机器人、IPV6等新技术,搭建煤矿“5G+”高速传输及融合一张网通信平台——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在智能调度控制中心130平方米超大曲面屏幕上实现对井上下工作调度和“一键”操作。该平台通过5G网络跨地域集群对讲、音视频通话、地理位置上报、GIS定位、图像传输等多媒体数据流互连互通,实现对采煤、掘进、机电、辅助运输、通防、信息管控、智能防冲等远程控制。
智能化升级,形成治理新模式
该矿通过在井下安装各类传感器,让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成组移架、三机联动等智能协调变得轻松自如,矿井智能化工作面“一键启停”率达90%以上,生产效率与安全系数均得到显著提升。建成的冲击地压风险智能监测预警平台,犹如“千里眼”“顺风耳”,极大提升矿井监测预警、防冲治理数据分析能力,全面守护矿井冲击地压安全。
在矿井负500米中央泵房,新上岗的5G+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人脸识别对比授权、语音对讲等11种“本领”于一身,实现高效、无死角、动态监控智能巡检,让人工错检、漏检等现象成为“过去式”。
防爆智能手机和智能矿灯也是一大亮点,可以在井下轻松实现通话、音频、视频等功能。由高清摄像机采集井下数据,使安全检查过程实现影像留存、数据集控、信息共享,这不仅让井下视频拍摄、语音通话、设备远程问诊更加便利,也极大提高了矿井安全治理效能。
信息化布局,构筑安全新高地
为确保矿井5G数据通信安全,该矿在智慧矿山数据中心专门加装安全系数非常高的隔离网闸,同时对核心设备采取双机运行模式,筑起了等级极高的数据安全“防护栏”。
目前,该矿共建有5G通信基站110多个,引进5G网络防爆智能手机260余部,使5G通信网络系统实现井上下全覆盖。
“坚持数字赋能、减人提效理念,不断优化完善数据通讯与控制系统,让采煤更智慧、安全更有保障,在智慧矿山建设快车道上,我们永不停步。”张双楼矿统计中心主任荣国庆坚定地说。(徐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