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经开区工业开票连年攀升排名苏北县级园区第一;昆沭高新园共建案例获全省表彰推广;桑墟镇、贤官镇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李恒镇、青伊湖镇、刘集镇等突破60亿元……2023年沭阳工业经济发展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新的一年,要以系统思维提升载体能级,加快形成‘千亿开发区领飞、8个百亿级乡镇板块高飞、其他乡镇板块竞飞’具有鲜明沭阳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雁阵’。”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彭伟强调。
头雁领飞 聚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工业航母”
经开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近年来沭阳县围绕打造千亿园区,以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为抓手,提升推动工业经济“强筋壮骨”。在园区经济的带动下,沭阳全县预计全年GDP增长8.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值税、工业用电量、规上工业企业数、经开区工业开票等指标均居苏北县(市)第一。
“深入开展‘制造业扩量提质年’活动,实施千企升级,做大千亿产业,建成千亿级开发区。”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瑞说。面对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的挑战,沭阳经开区通过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不断壮大主导产业规模,预计实现工业开票798亿元,国考排名预计提升13位,目前已形成“3+2”主导产业和纺织产业园、半固态特色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以纺织产业为例,2023年沭阳经开区成功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园区”称号,沭阳县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集群获批“2023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强雁高飞 奋力托举苏北工业强县发展底气
走进贤官镇乡村振兴产业园,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纵横交错的柏油路,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呈现一片现代化生产场景。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3家,年总产值13亿元,纳税4000万元。园区内的板盟店科技新材料(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一片繁忙、工人穿梭,该公司总投资30亿元,致力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引进亚洲层数最多的苏福马36层层压机,年产LSB(可饰面定向刨花板)40万立方米,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纳税1亿元。
像板盟店这样“高大上”的企业在沭阳各乡镇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一个一个的项目构筑起沭阳乡镇工业的四梁八柱,助力桑墟、贤官这样的乡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沭阳县坚持“经开区、乡镇工业”两条腿走路,创新构建沭阳经开区、昆沭高新园以及3个市级小城市、4个道口乡镇工业区发展“234”园区体系,打造重点乡镇工业园、道口乡镇工业区、一般乡镇工业集聚区等载体,培养百亿级工业乡镇,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乡镇工业吸纳22万人家门口就业。
群雁竞飞 着力营造比学赶超竞相比拼氛围
头雁、强雁势头强劲,其它群雁自然也不甘落后。如何弥补发展差距,做到紧追不舍甚至后发先至?优化营商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招。沭阳各乡镇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以此吸引好项目大项目落户。高墟镇拥有临港产业园得天独厚的优势,宿连航道打通后即可实现通江达海。该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自百亿元桐昆恒阳化纤项目落户以来完成土地征收5500余亩,为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高墟镇紧扣“产业发展、居住改善、基础提升、服务配套、环境整治、特色塑造”目标,启动实施了50多个重点项目,高品质宜居宜业新城的建设蓝图正在高墟徐徐展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乡镇之间的良性竞争成功激活了工业经济的一江春水,2023年沭阳县30个乡镇(街道)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784.1亿元,同比增长21.3%,占全县总量的49.6%;实现工业增值税27.46亿元,同比增长88.5%,占全县总量的84.1%,乡镇工业已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雁起山海,“头雁”振翅,“雁阵”高飞。锚定苏北工业强县目标,在刚刚召开的沭阳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体会议上,沭阳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各乡镇发出动员令,2024年要立足产业基础,坚持“一园一特色”,把优势做大、把长板锻强,继续开展乡镇板块“分档竞赛”,推动各板块对标对表、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全力以赴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沭阳样板”。(相哲 倪亚琼 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