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连云港坚持助企纾困,常态长效“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强修复”,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信用修复“助企”专项行动,推广“两书同达”、异地信用修复不见面办理、信用修复“直通车”等做法,不断提升信用修复服务质效。全年累计成功修复企业行政处罚2100余条,全市企业行政处罚公示信息比下降至0.87%,严重失信企业市场主体占比下降至0.09%,位列江苏省最低水平。
优化修复机制实现助企纾困加速办。连云港出台《关于开展信用修复“助企”提升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明确优化机制、修复指导前移、帮扶代办、修复“直通车”、管家服务、协同办理等9项重点任务。上线企业失信治理系统,实行“T+0”初审,加速信用修复审核速度。2023年,累计召开修复工作部署会和专题业务培训会36场次,行政处罚修复市级层面初审时间从国家规定的“受理后2个工作日内”提速至“受理即审核”,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0.5小时。
开展“两书同达”推进修复提醒直达。连云港出台《关于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协同机制的通知》,全面启动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协同告知工作,助力企业及时消除负面影响。一方面明确各行政处罚单位的告知义务,按照“一处罚一告知”工作原则,连云港组织30家行政处罚机关、8个县区应用信用修复提醒函,告知企业信用信息修复条件、申请渠道和办理流程,实现修复告知前移,提升企业修复时效。另一方面开展线上、线下修复提醒,连云港依托税务、市场监管、海事、基层治理等信息化平台、执法工作群等网络化平台点对点提醒。2023年,累计推送信用修复提醒短信2850条,发放40000份电子修复指引。
推进“两网”通办提升信用修复便利度。连云港出台《连云港市关于开展市场主体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两网通办”的实施办法(试行)》,优化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流程。建立政府部门间市场主体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结果互认机制,减化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材料,实现市场主体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一表”通用、“两网”通办。该做法荣获2023年江苏省信用工作创新项目奖。
做优“五个通办”打造修复管家服务。连云港以“信用修复志愿服务工作者、信用修复直通车、信用修复服务热线、信用修复公益性培训班、信用修复代办工作群”等五个“通办”为抓手,打造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企业信用修复管家”服务,实现信用修复从“被动受理”到“提前介入”、从“只管审核”到“精准服务”、从“分散提交”到“集中办理”的转变。同时,连云港发布新版《企业信用修复操作指南》,开通10个全市信用修复服务咨询专线,组织开展30场公益性修复培训班,采取政策辅导、现场对接、交流咨询等方式,增强企业失信整改意愿和信用修复积极性,提高修复通过率。
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连云港将进一步学习借鉴省内外信用修复优秀经验做法,将“两书同达”做法向县区延伸,持续做好企业修复流转、受理,提升企业信用修复通过率,以优质信用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余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