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有1.1万余名持证残疾人,要把他们的呼声传递给党和政府,我们的责任重大。”近日,南京栖霞区“两会”召开,栖霞区的残疾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为残疾人群体带来了哪些建议和提案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沈学英,栖霞区人大代表,尧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残疾人专职委员。今年她带来的是《关于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建议》。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一项民生实事工程。家庭是残疾人生活、居住的重要场所,家庭的无障碍设施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生活品质。近三年来,栖霞区残联为29户有需求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居家生活质量、提振残疾人生活信心、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

  沈学英经过调研发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在改造对象、残疾类别、等级、改造项目上有一定限制。“希望能够扩大改造对象、放宽改造对象条件,建议把有迫切需求的残疾人家庭放至首批改造对象,尽可能多批次、全方位的改善不同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居住环境。同时延伸服务内容,不断地细化服务范围和内容,例如与智能化相结合,为残疾人家庭配备智能电器,让科技给残疾人生活带来便捷,也为其家人带来一份安心。

  从当选代表那天起,沈学英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时刻牢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履行好代表应尽职责,反映残疾人群体的心声和诉求,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刘传赔,栖霞区人大代表,龙潭街道残联副理事长,今年带来的是《关于多渠道促进栖霞区残疾人就业的建议》。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残疾人就业难是残疾人工作的难点,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胜任岗位的职业技能,竞争能力差,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用人单位所需岗位进行定岗培训,让残疾人获得一技之长,提高竞争力。

  “因为我本身就是残疾人,希望通过宣传,让全社会都关心、关爱残疾人,从而为残疾人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刘传赔说。

  区政协委员张九童、俞岱维、汪爱莲分别带来各自的建议。区残联理事长黄伟还带来了《关于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提升残障人群保障水平的建议》。一份份建议、提案承载的是残疾人的心声和希望。(董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