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盐城东台市人民医院首例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顺利出仓,实现区域造血干细胞移植“零”的突破,“家门口”治疗疑难危重血液病已成为可能。
当日上午9时许,当谢某走出移植仓时,一个月没见的亲人赶紧上前紧紧抱住她,送上鲜花,祝贺其重获新生。据悉,患者谢某现年50岁,2023年8月份因“反复头晕、乏力3月余”到东台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就诊,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该病是一种以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的恶性疾病,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望治愈,且并发症相对较少,费用较低。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就是抽别人的干细胞注射到病人体内,多见病种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白血病”;另一种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即患者自己救自己。东台市人民医疗团队征得谢某及家属同意后,最终决定在东台市人民医院为其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其治疗,以获得长期生存。
入院之初,谢某的情绪非常低落,复杂的病情和反复的化疗更让其心理和身体饱受折磨。东台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经多学科研讨沟通,全面平衡利弊,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精细把控每一个环节。2023年8月份至11月份,谢某开始3个周期的化疗,使异常细胞降至5%以下,异常免疫球蛋白消失,谢某达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同年11月下旬,在所有条件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谢某到东台市人民医院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离、采集、计数,并进行超低温保存;12月中旬,谢某再次入院,完善检查评估疾病完全缓解,排除明显禁忌证后,进入无菌仓,使用美法仑预处理,灭掉身体中的异常增殖细胞;12月24日,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到谢某体内,回输后与细胞因子促进造血、输注血制品等对症支持治疗。
在该院移植医护团队不间断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谢某渡过了感染、出血、心理难关,实现造血细胞重建。今年1月7日,顺利出仓的谢某喜极而泣,握着医护人员的手一遍遍说着感激的话语。谢某的女儿除了感谢医生和护士外,还特别感慨:“没想到我们东台现在治疗这种病也这么迅速,不用去大城市,实在是太方便了。”
据东台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小勇介绍,谢某是东台市首例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的患者。目前,医院多例适应症患者在等待回输或采干,后续治疗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让东台市这类患者无需辗转到外地,既减少了奔波之苦,也大大降低了就医费用。“力求做到‘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三甲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是医院的优质服务目标。(叶海慧 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