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州博物馆西馆经典常设展“技忆苏州”,800多件文物,像一串珍珠有序陈列,讲述工艺起源流变,展现苏州自宋元至当下手工业发展的脉络。“雕玲珑”,展陈8个类别,石之美者、神工巧作、竹镂文心、方寸鬼工、千文万华、砚乐岁、明月入怀、怀袖雅物。“琢绮丽”,展陈10个品类,环佩叮当、宣炉吉金、丝竹雅乐、桃坞镌刻、南笼趣玩、五彩万相、石寿千年、玉土精盆、钦工造物、苏式家具。“绣华彩”,展示3个大类,绣城苏州、缂制苏州、宋锦如金。三个篇章,章章精彩,物阜民丰、文化繁荣的“百工之城”跃然眼前。

  这精巧的展陈设计,来自苏州和氏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新闻工作跨界转行做设计,苏州和氏设计负责人张郁认为,两者同宗同源,只是换做空间来表达。

  深耕——从广告到展馆设计

  “和氏设计”扎根苏州,伴随着苏州的成长而成长,践行文旅融合的发展方针,形成了“文化+”、“科技+”双轮驱动的文创设计风格,从最初的城市导视,空间、景观、艺术品等,到专业的展馆设计营造等均有涉猎。

  北京奥运会,和氏在众多设计公司中脱颖而出,拿到北京中国文化体验中心的设计委托,提炼出四个章节:意境中国,风光中国,智慧中国和生活中国,清晰明了,视觉传达。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和氏成功让金砖“说话”,把御窑金砖的历史通过金砖内容来展示。中国黄金博物馆,把金矿老厂区的改造及室外展陈的黄金小镇整体化设计。

  近年来,和氏设计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藏品,打造重点文化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屡屡获得文博、文旅行业大奖,如中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金点设计奖、江苏省扬子杯、美国博物馆协会MUSE缪斯最高奖铂金奖、主题文化公园规划创新奖、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奖展览空间类一等奖、中国十佳设计精品项目、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华鼎奖、山东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优秀奖、最佳规划设计科技创新项目、最佳城市主题规划馆、最佳文化主题商业空间奖、中国环境艺术奖等多项殊荣,更有6个文博项目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认证。同时,和氏设计也获得了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

  坚持——理解韧性

  当下,文博、文旅项目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很多项目需要带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再加上和氏自身一贯低调,不擅制造流量,引起关注,发展路上面临多种风险挑战。

  张郁表示,和氏要坚持主营业务,明确市场和需求,练好内功,坚持优势和所长,学会转变,明晰优势,全面检视,使得服务标准化,定制化和产品化,每年会设定一个小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他说:“苏州的博物馆运营氛围和生态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和氏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文化产业链条的起点和终点提供‘和氏’方案。”

  作为全国展览展示十强企业和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企业,和氏设计力求走在行业前端,致力于打造文旅、文化产业、文创设计、展览和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和谐生态。张郁说,博物馆是建筑、是冷冰冰的,展陈是沟通,是交流,是对话。和氏做的,就是搭建一座桥,一座联通展馆与观众之间的桥,让文化说话,历史生动,让“馆”好看,通过展陈设计,让“馆”更好地讲述历史、弘扬文化。

  涉足展览馆行业二十年以来,苏州和氏设计承接的展馆工程项目众多,中国御窑金砖博物馆、中国黄酒博物馆、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中国泥人博物馆、中国黄金博物馆、中国课本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西馆……每一个作品都是一张靓丽的名片,都是坚持和实力的展现。

  展望——未来的方向

  设计是画圈,圆心是情感。随着时代变迁、人的需求变化,设计的情感也会不同。以博物馆为例,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博物馆让展陈激活记忆、共鸣情感;从文化体验角度看,博物馆将设施变为生活方式,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氏反复践行,借助通俗易懂的表达让观众爱上博物馆,把参观博物馆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满足精神消费的需求。

  在设计上,和氏通过情节叙事,引人入胜,有高潮、有铺垫,有转承启合,打动观众,唤醒记忆,形成情感沟通;在手法上,数字化和跨界整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跨界+整合+尝试”,研发 “云观博” App,实现国内博物馆观览领域AR技术的智慧应用。

  张郁表示,和氏设计的发展要感谢苏州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为企业搭建舞台,把企业牵挂在心,苏州的文旅部门及时对接,送来政策以及相关的产业扶持,并及时沟通帮助,让和氏设计温暖在心,坚定前行。 和氏设计将坚守本心,做好自己,继续扎根苏州,积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不断做优做强。(陈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