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以乡村产业升级发展为路径,以乡村振兴为最终目标,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
人居环境“提颜值”
渔沟镇坚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问题,推动干事创业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深入排查汇总生态环保、人居环境问题清单,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持续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秸秆禁烧禁抛、畜禽粪污清理,坚决打赢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整治公共空间,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筑、乱搭乱建、违章种植,还原乡村“神清气爽”的精神面貌。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镇区主干道路网和农村道路改造维修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临川人家、笠府花园等农房改善项目高标准配齐配全文体设施、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创成蒋桥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杨庙村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全面提升群众居住环境。
美丽乡村“增价值”
渔沟镇聚焦长远发展,积极打造农业优势品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依托杨庙草莓、陶营西瓜、卢华青椒、鹏里藕虾、程圩螃蟹、吴集小花生等产业以及韩圩片区4.5万亩省级优质稻米基地,加快“东果蔬、西稻麦、南水产、北花生”产业布局,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依托现有的“杨庙草莓”等品牌,积极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持续提高。
产业发展“加速度”
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以优质的服务水平、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优良的的营商环境,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引建,支撑起全国重点镇的产业发展主引擎,为打造产镇融合发展示范样板镇夯实产业基础。结合区委开展的“四聚四促”活动,班子成员“一对一”挂钩帮扶,深入企业了解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要素保障、瓶颈制约等存在的难题,实行“销号式”清单管理。设立全区首个乡镇企业代办服务窗口,不断优化“一窗式”服务,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营造具有最优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渔沟镇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目前累计完成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渔沟工业园)已入驻企业45家,其中省口径列统企业24家,预计到年底可达30家,工业开票销售力争达到20亿元,已形成制造装备、轻工纺织、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