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积累,我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到引领,正处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下,江苏省常熟市打出“全”“转”“延”“攀”四手牌,推动汽车产业向高而攀、逐新而行,崛起千亿级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奋力打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力引擎。

  全链条布局打造优势产业。10月31日,伴随着一辆揽胜极光L缓缓驶下生产线,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完成了第50万台整车的生产制造。作为常熟首家整车企业,该公司在2012年落户,是国内首家中英合资的高端汽车企业,拥有世界先进的全铝技术、全车轻量化技术以及完整的供应链质量可溯源系统。

  在整车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常熟汽车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扎根落户,涵盖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6大门类,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等6大领域,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产业梯队和上下游循环体系。

  产业链上“群星”闪耀:华东汽车在特种押运车、军用后勤车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重塑科技动力系统产品累计销量居国内第一;捷氢科技自主研发燃料电池搭载的车型数量居国内前列;治臻新能源金属双极板市场占有率超95%、居国内第一等。

  转型升级竞逐新赛道。紧抓汽车转型升级机遇,常熟企业奋勇向前,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特斯拉中国工厂的汽车立柱的供应商,常熟汽饰集团深耕汽车内外饰零件领域,持续创新突破开发新产品,2021年自研的智能座舱“智享未来1号”亮相上海车展,2023年第三代智能座舱亮相广州车展,实现传统内饰向智能座舱的华丽转身。

  2023年,丰田位于常熟的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主攻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动化、智能交通等新技术。如今,常熟的汽车领军企业稳步前行,300多家中小企业也不甘落后,主动适应新形势,以转型升级踏上高质量发展浪潮。

  补链延链强链锻造产业韧性。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电芯及PACK电池包是广汽传祺新能源E9电芯性能高超的“秘诀”,并创造了苏州四分之三的动力电池产能,今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国内第十。

  助力企业做优做强,常熟以培育“链主”企业为核心,以一个个链长串起一家家企业、一条条产业链,统筹要素资源、解决困难问题,不断延伸产业链深度、拓展产业链广度。目前,常熟集聚电驱动、电池和电控“三电”企业104家,动力系统总产能超30GWh、占苏州总产能87%,尤其是在动力电池材料生产领域,阿科玛等企业生产的锂电级PVDF占全球市场的95%,新泰等企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等关键材料市场份额全球前五……这些企业抱团取暖、互相成就,吸引了东威、捷胜等锂电池隔膜、铜箔龙头等龙头企业落户,带动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提升汽车产业抗风险能级。

  科创制造融合赋能勇攀高峰。近年来,常熟创建4个与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国家级示范基地、1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63个企业研发检测创新平台,构建了产业创新基地、公共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有效协同的产业创新载体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勇攀产业高峰。同时,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中金上汽汽车产业基金,主要投向汽车、零部件和汽车后服务等科技领域;出台“深化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6)”,推动更多“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科技、人才、资金、载体,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已形成,企业“攀高逐新”正当时。常熟汽车产业研发营收比达3.08%,技术人员超7600人,规上企业实现“智改数转”全覆盖,科创制造融合初见成效。(郭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