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塘街道位于南京秦淮区老城南地区,老旧小区多,背街小巷窄,人口密度大,停车资源极度匮乏。为有效盘活停车资源,街道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仙林经验”,聚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从机关事业单位“破墙”、企业园区“应开尽开”、居民小区“试点参与”等多条路径进行探索,推动停车资源优化、泊位管理增效,逐步构建“有位、有序、共建、共享”的停车格局。目前,双塘街道已开放共享停车位187个,数量位居全区第一。
摸清底数,实打实“做动员”,确保“停车有位”
街道工委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市、区、街道三级城市治理公众委员逐一上门走访辖区的政府机关、医院学校、企业园区等单位,一方面宣传“共享停车”政策,另一方面详细了解其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夜间停车泊位情况,并和各单位共同商讨“共享停车”政策,做到思想上充分动员,运作上商量着办。通过排查,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共有停车位573个,白天停车位使用率在90%左右,晚间车位使用率仅有25%,悦动新门西白天停车位使用率在95%以上,夜间车位使用率在40%左右,这一巨大反差正好契合周边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强化指导,实打实“优服务”,做到“管理有序”
街道范围内开放共享停车位数量最多的属国创园,但国创园机械式停车位比较多,相较地面停车位而言,更容易出故障。针对这一问题,街道协调区城管局、会同相关条口定期对园区机械停车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了解机械式停车设备整体运行情况、维修保养记录等。在“共享停车”政策推出前,已指导国创园完善标志标识26处、补划泊位线48处、落实维护保养4次,以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也提升国创园停车分流、管理水平。实行一段时间以来,实现了机械车位管理“零投诉、小问题、零事故”。
因地制宜,实打实“盘资源”,推动“政企共建”
按照《秦淮区停车资源共享三年(2023年-2025年)实施方案》要求,街道工委率先做示范,“破墙”给群众让“位”,启动错时共享,在内部仅有的20个车位中,首批拿出4个车位参与线上申请摇号共享泊位。同时,另辟思路,创新方法,从夜间和周末停车泊位多、车位资源挖潜空间大的园区停车场入手,协助园区运营方连续1个月监测分析24小时停车数据,科学测算出可以共享的车位数,开发专门的共享车位管理系统,健全错峰停车包月模式,按照每月250元的标准进行收费,开放时间为工作日的18点至次日8点15分,法定节假日可以全天候停车。
勇担责任,实打实解民困,实现“企民共享”
“以前车子晚上只能停放在路面上,阻碍交通还不安全,现在车辆停放到园区里面,到处有监控,既方便又安全,可算解决了一大难题,非常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园区的优质服务。”家住菱角市小区的王女士说道。
目前,双塘街道已开放共享停车位187个,使用率超过7成,每年增加企业收入30余万元,辐射6个社区、纾解500余名居民停车难问题,实现了企业增收和民生实事“双向奔赴”。
共享187个车位只是第一步,双塘街道正在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步伐,门西数字生活街区建成后能够提供850个车位,国创园有意晚间开放更多车位。下一步,街道也在积极联系老旧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尝试“全时错峰”,释放更多停车资源,让辖区群众可以更方便的在家门口停车,走出一条缓解老城区停车难的新路子。(秦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