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江阴法院“法官⁺工作站·智慧云法庭”在华士镇曙新村村民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江阴市副市长、华士镇党委书记魏锋,江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陆晓燕共同为“法官⁺工作站·智慧云法庭”揭牌。

  无锡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蒋飞,江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兴华,无锡中院民一庭庭长潘志江,无锡中院立案二庭庭长顾妍,江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周麒,江阴市城运中心主任薛松,江阴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行军,江阴法院党组成员、专职委员浦峥分别为华士镇、云亭街道、江阴农商行、曙新村、水韵社区、申兴村、蟠龙社区、金云社区、花园村、方圆村、中农都市场等11个单位授牌。

  江阴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徐勇主持揭牌仪式。

  无锡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蒋飞表示,本次揭牌成立“法官⁺工作站·智慧云法庭”,体现了江阴法院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探索法院参与基层治理新路径,是江阴法院践行能动司法、发扬首创精神、探索纠纷化解新模式的生动体现。希望江阴法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主动作为,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全力打造法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江阴样本。蒋院长就运行好“法官⁺工作站·智慧云法庭”提了四点意见: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充分认识到党委政府在各类化解纠纷中的重要性,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发挥在实处。二是进一步加强融合对接,云法庭要积极对接、充分利用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等组织,与各主管部门创新协作方式、拓宽协作领域。三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云法庭要加强网络建设,有效推动线上庭审、在线司法确认等功能,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法律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要善于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创新年轻法官培养机制,培养既善于司法裁判又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才。

  江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兴华指出,江阴法院通过云法庭延伸审判职能,主动将司法权的行使以及解纷功能的发挥嵌入到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中,是江阴法院创新实践,更好地将法院司法职能与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进行有机结合。陈书记对云法庭的建设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坚定举旗铸魂,在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高站位部署、高水平推进、高标准落实云法庭各项机制建设,发挥法院在党委领导社会矛盾化解大格局中的应有作用。二是深耕主责主业,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出实招。要用好云法庭平台,延伸法院工作职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让法官走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社区,将法官的专业法律知识与社区干部、网格员的一线优势相结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在联通解纷资源上求突破。云法庭要扎进基层,积极参与江阴市打造市、镇、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要起到串联三级解纷平台的作用,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上报。四是锻造过硬队伍,在厚植为民情怀上见实效。云法庭既要成为展示法院形象的窗口,也要成为干警厚植为民情怀、吸纳社情民意的渠道。既要提升全体干警的专业化水平,也要培育接地气、查民情、汇民意的能力,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使各项机制都能持续发力、走深走实。

  江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陆晓燕表示,江阴法院将以成立“法官⁺工作站·智慧云法庭”为契机,重点在四个方面接续发力:一是强化科技赋能,在智慧司法中提升运行功效。依托智慧社区(数字乡村)建设平台,通过互联网可视化视频系统,集指导调解、线上开庭、法律课堂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普惠均等的司法服务。二是聚焦群众需求,在便民利民中提升为民实效。把智慧云法庭建成亲民的“服务站”,强化智慧诉服,扩大在线诉讼服务范围,实现“解纷面对面”“指导零距离”,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多元解纷服务。三是深化专业审判,在改革创新中提升司法质效。科学调配和高效运用现有审判资源,优化审判团队建设,创新速裁审判方式,充分用好智慧云法庭平台,有效发挥云服务、云指导、云解纷、云课堂功能,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四是坚持强基导向,在协作联动中提升工作实效。加强与基层党组织、政府部门、群众自治组织等单位的协调联动,推动更多要素向智慧云法庭集聚,形成各方参与的智慧云法庭建设大格局。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参观了曙新村村委的“法官⁺工作站·智慧云法庭”以及华士镇综治中心。(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