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美 产业兴 百姓富
锡山倾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仲冬时节,锡山大地依然一派生机盎然。金黄的银杏、深红的枫叶、碧绿的菜畦,将村庄点缀得绚丽多彩;村道平整干净,小河流水潺潺,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屋舍俨然、庭院雅致,老人孩子在村头巷尾怡然自乐,诗画江南展现出动人的模样。
锡山是无锡的一个农业大区,自然村数量在无锡市区最多,基本农田面积占无锡市区的62.6%,在全市农业农村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锡山区委书记方力表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持续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倾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精雕细琢,扮靓乡村颜值
走进锡山区羊尖镇丽安村,只见水系蜿蜒、树木葱茏。漫步在新铺的柏油路上,白墙黛瓦的民居次第映入眼帘。草坪上,利用篱笆、石磨、锄头等打造的特色景观,让人们真切触摸到乡村老时光。为提升人居环境,前两年该村以“林间水墩、悠养丽安”为主题,对基础设施、河道环境等进行“精雕细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美丽田园之路,今年还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东港镇港南村南古庄经过整治后,铺设彩虹步道,还新建多功能健身广场、党建家园、停车场、景观小品等,获评无锡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我们实行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处理。”港南村党总支书记华咏梅说,村里组建一支20多人的保洁队伍,每天负责道路清扫和河道保洁,村里还有5名网格员负责巡查监督环境卫生。
为打造和美乡村,锡山区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和“三清三治”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连续3年获评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估第一等次。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全面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集中培育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示范村6个。
科技赋能,激发产业活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为给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锡山区一方面聚焦科技装备赋能,引领农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在兴业态、树品牌上下功夫,以农文旅融合来提升乡村产业层次和质量。
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苏南第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负责人介绍,瞄准“绿色、高效、精准”目标,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展开深度合作,先后建成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无锡)粳稻产业技术中心、无锡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示范中心等一批重要科技载体平台,积极推动优质稻蔬、精品花卉等种业新品种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累计引进农业企业186家、年产值突破50亿元。
围绕“一碗饭、一条鱼、一杯茶、一筐果、一盆花”传统农业产业,锡山打造了锡山大米、甘露青鱼、太湖翠竹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挖掘农业田园、乡土文化等资源,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竞相涌现。
12月9日,走进鹅湖镇圆通村吴家里,两棵300多年的银杏树相依相偎,树下满地金黄的落叶。银杏树旁停着一辆五彩咖啡餐车,不少市民游客围坐在餐桌前谈笑风生。鹅湖镇文化旅游科科长华舟玲介绍,这次策划的“银杏咖啡节”围绕当地地标之一的古银杏树展开,同时结合围棋、泥人彩绘等非遗体验和音乐活动,探索文旅消费新场景,吸引更多人打卡鹅湖、了解鹅湖。
广纳贤才,助力强村富民
乡村发展后劲,关键在人。以高素质农民、归乡人为代表的各领域人才,把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锡山大地上,不断激发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胶山脚下的锡北镇新明村,8个热爱文艺的“新农人”一起创办了多多花园、花筠餐厅、常见美术馆等不同业态的经营主体,为这个小山村带来新“流量”。发起人陆文涛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他负责打理2000平方米的花筠餐厅。餐厅由破败的牛棚改造而成,透过大玻璃窗,清秀山峦和茶田映入眼帘,令人心情愉悦。
聚焦乡村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锡山区加大高素质农民、返乡青年大学生等“新农人”队伍培育,每年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纳入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目标体系,将乡土人才纳入全区人才政策支持体系。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6415人,共计认定高素质农民500人。
锡山区还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363元;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方案,15个区级重点帮促村村均常规性收入超450万元。加快推进共同富裕,锡山努力打好“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组合拳,力争到2025年,全区村集体常规性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占比超72%。(浦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