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党总支不断优化新就业群体服务与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对平台配送、电商网购、线上服务等新业态就业群体的服务保障能力。今年以来,该局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活动,用心用情用力为新业态群体解决就业、培训、保障、维权等方面的问题,助力全区新业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宣传引导更精准,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作为新业态企业,我们对很多社会保障政策都不了解,没想到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真的太暖心了!”区内某新业态企业负责人说。做好新业态企业的政策宣传是推动新业态群体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该局党总支深入企业一线,向企业员工宣传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及待遇享受等方面政策,手把手指导企业运用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企业职工参保、停保、基数变更、信息查询等多项业务,真正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腿”,截至目前已经走访相关企业13家、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解答人员咨询80余人次。与此同时,局党总支多次结合“爱骑日”活动,深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开展政策法规宣传,进一步提升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新业态企业参保意识,规范企业参保行为,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招工培训更精准,强化多元资源对接。开展新业态群体劳动就业服务,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街道办(社区)等就业服务载体,收集新业态企业和劳动者信息,开辟了经开区人力资源市场新业态招聘专区,与市职介中心合作共建零工市场,发布新业态群体就业岗位,实现“双向互动”。同时借助“直播带岗”、淮安开发就业创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根据新业态就业者的求职意向、职业技能、地理位置等信息进行匹配并双向推送,收集新业态企业和劳动者信息300余条,提供新业态群体就业岗位50余个,发布就业信息200余条,先后为顺丰、鸿途云仓、多多买菜等企业招录非全日制用工100余名。以提升新业态群体职业素养、就业创业技能、岗位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升新业态劳动者技能与岗位的适配性,已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期,超500余名新业态从业者受益,进一步提升新业态从业者的就业创业能力。

  维权保障更精准,加大劳动权益保护。“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多亏了之前单位给我办理了非全日制工伤手续,不然这次意外受伤损失就大了!”某平台外卖小哥说道。今年以来,淮安经开人社党总支坚持健全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机制,深入新业态企业开展工伤及职业伤害预防,提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伤预防认识,有效预防减少工伤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办理非全日制工伤1050人次。除了非全日制工伤,还深入推动新业态人员的职业伤害审批工作,今年以来全区共收到职业伤害确认申请33件,受理并作出认定的27件,切实保障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对重大伤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对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结合日常巡查和各类专项检查,采取送法入企、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日常巡查工作要求全面做好维权保障。(马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