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苏州高铁北站Robotaxi候车室正式启用。该候车室设置于苏州北站南广场东侧空地,使用相应APP就能以较低价格打到无人驾驶网约车,享受在苏州高铁新城范围内智慧出行。该候车室启用以来,已有120组乘车人在该站点上车,平均每天接近10组。

  (苏州高铁北站Robotaxi候车室)

  12月1日正式施行的《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无人出租车等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法治保障,也为苏州智能车联网先行先试、路网有序测试、相关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打开空间。

  作为江苏省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数字交通的示范区,苏州市相城区已发布贯彻落实《条例》细则和工作方案。包含《苏州高铁新城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以及相城区促进智能车联网实验室发展、智能车联网公交纳规运营、车联网创新联合体建设、车联网数据商业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和详细工作方案。其中,苏州高铁新城作为相城区智能车联网发展的主阵地,将进一步聚焦研发量产支持、商业运营支持、金融支持三个方面,引领产业提质增量。

  政策加持下,越来越多的智能车联网应用场景在苏州高铁新城落地。近期,苏州高铁新城启动首批无人配送运营线路,将为“苏州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项目顺利实施先行探路。

  据了解,苏州市邮管局正与苏州相城区合作,共同打造以苏州高铁新城为核心的快递无人配送示范区。目前,智梭科技、新石器等无人车企业与顺丰、申通、韵达等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已达成快递无人配送合作,初步完成线路部署,预计2024年底可实现投入快递无人配送车超100台,实现日带货量超2万件,并将逐步覆盖相城区主要区域。

  随着相城区全域开放测试和示范以及苏州高铁新城全域开放无人化测试和示范,苏州高铁新城已形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包含无人安防车、无人环卫车、无人小巴等46个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车辆超过600辆。近期,Robotaxi、Robobus示范运营牌照、低速车示范运营牌照、重卡无人化测试牌照等70张苏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牌照也在苏州高铁新城发放,更多自动驾驶车辆得以“持证上岗”。

  智能车联网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跨区域互联互通。环太湖智能车联网产业走廊于今年10月在苏州高铁新城正式启动,覆盖无锡新吴区、苏州相城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吴中区、苏州吴江区等重点区域,将通过五区联合优化环太湖智能车联网走廊创新布局和协同创新生态,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长三角智能网联科技创新标杆。近日,无锡新吴区以及苏州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联合发布了环太湖智能车联网产业走廊党建攻坚课题。

  近年来,相城区着力打造以智能汽车、基础支撑、信息交互为核心的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加快建设全域开放、全链发展的“智驾之城”。完备的产业链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为相关企业集聚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近日,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和智能网联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光昱明晟智能技术将全国总部落户于苏州高铁新城,将提供商用车或专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与苏州本地的上下游企业紧密协同,力争打造国内领先的商用车或专用车智能驾驶产业集群。同时,提供面向基建施工场景的数字化施工解决方案,助力苏州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高地。

  不仅于此,天翼交通、天翼安全、轻舟智航全球总部、智加科技全国总部、Momenta、吉咖智能、曹操出行、清智科技、T3出行、图达通等智能车联网总部型企业均已在苏州高铁新城落户。目前,苏州高铁新城集聚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超180家,涵盖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整车、雷达、测试、地图等30余个细分领域,汇集产业人才超5000人,智能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肖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