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9:00,在秦淮河畔的南京艺术学院再次迎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花开的声音”——杜卉原创声乐作品音乐会在南艺流行音乐学院流行剧场如期举行。音乐会特别邀请了音乐学院的周洁、薛景两位老师作为开场嘉宾献上曲目表演。本次演出吸引众多南艺师生前来观赏,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每首作品演出完毕时场下均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
音乐会海报
青年作曲家杜卉
杜卉,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作品在国内外诸多重要比赛、作品评选中屡获佳绩,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作品评奖(文华奖)三等奖,上海市文化节目评选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二等奖、全国三等奖,第四届百川奖国际作曲比赛三等奖等。创作作品种类丰富,曾受邀参加北京现代音乐节、EAMF 国际电子音乐周、瑞典 Uppsala 大学作曲大师班、曼哈顿音乐学院国际远程教育大师班、全国首届两岸三地艺术学博士论坛作品音乐会等国内外多个重要音乐节、作曲大师班,广受好评。
本次音乐会的主题为“交融”。古典艺术歌曲与当代流行歌曲的交融、传统配器技法与现代电子思维的交融、真实歌手与虚拟人声的交融。杜卉在教学之余也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兼容并蓄的作品,其中既有室内乐、管弦乐、民乐等器乐作品,也有各类流行音乐作品,对影视配乐、电子乐、虚拟数字合成音乐均有涉猎。杜卉在近年来创作的诸多作品中挑选了十首声乐作品,结合创作团队倾力打造的视听一体化设计,力图使本场音乐会的音乐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演出采用音乐表演与视频叙事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在视觉与听觉上为观众带来双重的冲击与震撼。杜卉认为,音乐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共生,在艺术创作的缝隙之间探寻音乐的留白,是极具意义且无比珍贵的实践与创新。音乐“是宇宙通用的语言,人类生活的避难所”,是旷野,是期许,更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花。
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汪敏为本场音乐会致辞。汪敏在发言中肯定了杜卉老师在实践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打造流院教学特色。
开场曲目是杜卉的三首艺术歌曲《相见欢》《江楼感旧》《浪淘沙》,来自音乐学院的著名演唱家周洁与艺术指导薛景作为本场音乐会的特邀嘉宾,共同演绎了这三首气质独特的艺术歌曲作品。三部作品均以古诗词作为歌词进行创作,融合中国古诗词与印象主义风格,在国际化音乐语言中凸显东方传统意蕴,让听众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以及音乐创作的无限可能。
演唱家周洁与演奏家薛景共同表演三首艺术歌曲
作品《碎片》灵感来自于童话《睡美人》,对该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进行了现代化的演绎。在贴合词、曲的叙事脉络的同时,糅合多种风格与音效,丰富乐曲层次的同时,也塑造了更为立体的音乐形象,展现出强大的感染力。本作品曾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
作品《神树》创作灵感来自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神树》与之后演出的作品《剑风舞》是两首具有浓厚国风音乐风格的作品,展现出作曲家对于近年来兴起的国风音乐风格深厚的掌控能力。作品在充分结合民乐与流行音乐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作品侧重于对多元音乐风格的表达,将竹笛、琵琶、古筝、扬琴等传统民乐器与说唱元素相结合,契合传统艺术氛围,同时又以现代化节奏织体与和声语言,体现出文化交流的全球性。
歌手蔡盈薇演唱《碎片》
歌手金方苏徐、李宜峰演唱《神树》
作品《I wish》从虚构的人鱼视角出发,以其为海洋生态的代表,对人与海洋、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反思。作品藉由古典与摇滚等多元融合的音乐风格来描绘海洋的多面性、地球居民对美丽家园的渴望与热爱。本作品曾获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
歌手严涵演唱《I wish》
作品《剑风舞》,是影视化叙事逻辑下的音乐主题与国风音乐的结合。不拘泥于传统国风音乐的民乐器组合与写法,藉由西洋管弦乐与民乐队的对话,将音效、音色与叙事化音乐主题融合,构建独特的视听体验,为作品叙事带来更为恢弘的整体效果。
歌手金方苏徐演唱《剑风舞》
作品《乐土》是一首完全由虚拟人声进行演唱、伴唱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杜卉使用开源声音合成模型,并对其进行咬字、唱腔、气息等多方位的训练。作品实验性地脱离以真实人声为主的歌曲创作,转而使用开源声音合成模型,以虚拟人声构建有血有肉的立体音乐形象。作品充分利用虚拟人声的特殊性质,突破传统人声的表演极限,带来更为丰富的音乐张力。
压轴作品《翠翠》是一首民谣风格作品,但是并未受限于民谣音乐的叙事表达方式,作品以电子音色音响烘托出“记忆与思念”的核心主题。视频制作团队特意收集一系列老照片作为背景,凸显时光变迁与亲情的思念,在观众中引起了深刻的共鸣。
歌手金方苏徐演唱《翠翠》
压台作品《花开的声音》展现出杜卉对不同编制、不同风格、不同元素融合的熟练运用与深入思考。这部作品结合了管弦乐队、流行乐队与电子音乐各自优势,融合摇滚、爵士与艺术歌曲等不同风格的音乐特征,体现作曲家糅合不同音乐语言的独特叙事手法。据悉,《花开的声音》作为整场音乐会以及作品的名字,源自杜卉的博士生导师,著名作曲家何训田教授的寄语“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一朵花”,承载着来自师长的关怀与期望,而已为人师的杜卉也在作品中向下一代成长的音乐人传递同样的期待。
歌手严涵演唱《花开的声音》
作曲家杜卉(中)与到场来宾以及全体演出人员合影
岁月绵长,云卷云舒,优秀的作品穿过时光斑驳深处,在完美的表演中聆听到花开的声音。在最后一部作品表演完毕后,杜卉携全体演出人员上台谢幕,整场音乐会在杜卉的结束语当中圆满落幕,掌声与欢呼经久不息。杜卉鼓励同学们付诸实践,大胆前行,衷心祝愿每一位赤诚真挚的学子都能在音乐旅途中硕果累累。(郭疑凝 李小璇 周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