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也是社工军嫂尹璐和丈夫王大鹏结婚十五周年纪念日。小红梅雷锋学院组织了二十多位青年志愿者为他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一璐鹏程”的纪念活动,既体现了他们十五年来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婚姻历程,也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本场活动是小红梅“天作之合”新时代文明婚礼品牌的创意延申项目——为结婚15周年以上夫妻策划举办结婚纪念日活动,将新婚俗宣传融合到家风建设中,在文化和观念中为婚姻、家庭护航。项目依托小红梅多年来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优势,深入学习周恩来、邓颖超革命浪漫主义的当代爱情婚姻典范,将厚重的中华历史人文、革命文化、党的组织文化融合转化为富有新时代实践教化功能的仪式流程。

  夫妻俩骑着28寸的“老永久”来到520学生运动广场,在小红梅雷锋学院志愿讲师的带领下同走“初心之路”,领悟大道之行,意寓爱情、婚姻最牢固的基础是共同的初心。

  夫妻俩在志愿讲师带领下走进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瞻仰文物——“天作之合”红绸,聆听当年梅园新村30号院内举办新式婚礼的故事,学习伟人婚姻建设的“八互”箴言:互尊,互学,互信,互爱,互帮,互勉,互商,互谅。小红梅还特意为夫妻俩设计制作了“天作之合”含被抱枕,将红色文物所蕴含的精神转化为穿透时空的温暖。

  尹璐和王大鹏都是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们的父母也有3位是党员,在尹璐父亲的领誓下,一大家子党员在小红梅信仰生活空间重温入党誓词。

  小红梅为夫妻俩设计了两本文创古籍本,每本都是100页,意寓百年好合。这个环节的特殊之处是两本本子由夫妻俩同时动手,用一根红线缝制起来,签上双方名字,盖上“天作之合”印章,后续到任何地方集章都盖在上面,记录未来的幸福足迹。

  小红梅结婚纪念仪式最核心的环节,就是针对婚姻中最常见的大家庭关系处理方面的问题,学习借鉴党的组织生活形式设置的“家庭民主生活会”,夫妻双方父母、子女三代人的大家庭围坐畅谈,以“开诚布公、针对问题、触及思想、升华感情”为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夫妻俩进行了诚挚、深刻的自我剖析,尹璐的父亲将十五年来的大家庭建设的经验总结为“正气、和气、书香气、烟火气”,从共同初心到家庭相处,从家庭成员身体力行倡导阅读学习,到点滴小事上追求美好生活,总结出了新时代婚姻、家庭建设之道,一双可爱的女儿还将大家充满理解和爱意的谈话内容做了会议纪要。最后,大家在周恩来坐像前合影全家福。夫妻俩穿上带有“梅美与共”logo的围裙走进梅好客厅,和家人们一起包饺子——经过了前面的仪式环节,再共同走进最日常的厨房,更多了对琐碎日常的理解和默契。最后是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仪式志愿者们围坐在红梅礼堂的大圆桌边共享劳动成果。

  “天作之合”新婚俗传播品牌项目由玄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玄武区民政局联合梅园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红梅青年之家举办,南京玄武仁智家庭成长指导执行。现场的二十多位青年志愿者除了进行仪式活动支持,还设置了两个公益市集,为过往居民和游客提供免费的冬令热饮——小吊梨汤,同时推广小红梅红色文创产品为梅园新村街道社区慈善基金募捐,当天筹款1100余元。

  “一璐鹏程”结婚纪念仪式也是梅园新村历史街区《中华新婚俗》“电站画廊”街巷展的开幕示范活动。展览分中国古代到新中国的婚姻制度变迁,近现代婚俗变迁、伟人初心家书、家风习语、“天作之合”新婚俗服务项目推广等板块内容,包裹着变电站的红色画面和小红梅“船头”的大双喜为冬日里的灰色调街巷营造了浓浓喜气,调动了整条街的居民和游客的情绪,结婚纪念日的主角尹璐和王大鹏认真阅读了周恩来致邓颖超的家书《在为人民服务上得到了更真切的安慰》,很多年轻的情侣也纷纷来此打卡、发圈,让人看到了一幅美好图景:新婚俗传播不但有思想政治的高度,更有代代传承的青春热度。(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