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26年,他时刻把群众装在心头,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无数寒来暑往、烈日飞雪,无数夜半披衣、执着坚守,他将一腔热血注入这方土地,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诚反馈民意、用行动温暖民心,百姓疾苦就是他的航向标,平凡点滴诠释他的大爱无疆,他就是常州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北)分局安家派出所民警唐森。

  唐森,现任常州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北)分局安家派出所黄城墩社区民警,分管黄城墩村委及曹家塘村委1200余户村民、150余家企业。从警以来,先后获评2次“优秀公务员”、10次嘉奖,以及全市公安机关“最佳社区民警”、十佳民警、春江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唐森在给居民发放防诈资料

  反诈一线,他是“铁齿铜牙”的唐老师

  6月30日,老唐接到了辖区会计小封的电话。“唐老师!我老板刚刚发微信,让我立马转账128万保证金。我正要转,想到你上回来反诈说的情况和这个有点像,所以来问问,这是不是你说的诈骗?”“小封,你千万别转账,打电话和你老板确认一下,我马上去你厂里。”经过核实,小封确实遇到骗子假冒老板微信,所幸的是,她第一时间想起了唐森反诈时说的,“线上的老板喊你转账,千万要线下再确认一遍。隔着网线,哪怕如来佛也辨不清真假美猴王。”128万元成功保下了。

  面对诈骗案件高发态势,老唐高度重视辖区反诈宣防工作。考虑到辖区企业多、流动人口多,反诈宣传面临着一轮次效果差、难覆盖,而多轮次吸收差、有疲态的问题。唐森从宣传语言入手,适当加入社会热点,如反诈电影《孤注一掷》原型的真实案例等,让反诈宣传内容与群众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加入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歇后语等,更好抓住听众注意力,从而加深群众对反诈手法、骗子话术的印象。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反诈宣传讲座300余场、发放反诈宣传资料1000余份。

  田间地头、企业食堂、群租房走廊,1个人、2个人、几十个人,不管老唐的“反诈演讲台”在哪、观众有多少人,他都以最饱满的精神、最有趣的语言、最真实的案例认真讲述着电诈层层套路。字眼词句之间是守好群众钱袋子的坚定信念。

  调处纠纷,他是最懂人心的“老娘舅”

  8月6日晚上10时许,老唐接到报警,某宾馆内一醉汉与老板发生激烈争吵,醉汉疑有轻生倾向。老唐立即赶赴现场,见醉汉王某说话颠三倒四、酒气熏天,立即将其送至医院醒酒。由于对王某极不放心,老唐全程陪同。待其酒醒,对其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面对像家人一般亲切和善的民警,王某从态度冷硬、全不配合到慢慢软化,直到最终敞开心扉、一吐苦楚。在老唐耐心劝解下,王某打开心结,表示今后不再轻言放弃生命,一定好好生活。

  由于黄城墩社区多为农村地区,涉及土地的纠纷成为最常见、最难解的大难题。针对这类反复报警、积年累月的农村邻里纠纷,老唐在笔记本上专门列了一张清单,报警次数、报警时间、矛盾原因、攻坚关键……哪怕原先是一团乱麻,老唐也能捋出关节脉络,从而对症下药。今年以来,老唐已经顺利和解了2起邻里土地纠纷。

  老唐还调解过很多“疑难杂症”。从因小夫妻吵架赌气遗弃婴儿的年轻妈妈,到怀胎9月即将临盆、总报噪音扰民的偏激孕妇,从亲兄弟土地纠纷到邻里种树矛盾,面对大大小小的纠纷,老唐总能定定心心、抽丝剥茧,抓住矛盾症结点,利用身份互换寻求同理心、理解力,“步步为营”推动双方软化态度、相互理解,最终实现握手言和。

  帮扶企业,他是辖区安全的“守门人”

  黄城墩社区地理位置特殊,国道、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优势吸引了多家企业落户。为了确保企业生产安全,老唐心中牢牢牵挂着企业消防问题。“灭火器有没有?过期了没?监控有没有全覆盖?安全台账到位吗?”一连串儿的问题如炮弹一样脱口而出,总是让企业接待人员接不上话。不过除了口头问,老唐更注重落地实效。消防检查台账他记了一条又一条,技防物防设施等关键设备他总要亲自试试效果,有问题的回头必看。就是这股执拗认真劲,实现黄城墩辖区企业安全事故“零发生”。

  企业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农村老房改造的十几户群租房成了老唐“心头大患”。“这种农村老房子本身建筑时间就久,还被改成‘蜂巢’一样,有的仅用简易木板分隔,房间布局不合理,缺少消防安全通道;有的电线乱接乱拉、老化裸露,一旦过热起火,就会产生很大问题。”为了督促辖区群租房问题整改,老唐每周清查的第一项任务总是群租房检查,每户必查、查则必严。尽管才担任黄城墩社区民警1年多,群租房的几位常租户已经和老唐蛮熟了。

  身为社区民警,老唐将辖区的一土一木都放在心尖。倾听民声、遍访民意、体察民情、力解民忧,向下在土地里扎根、向上在阳光中生长,以匠心践行为民初心、以铁肩担当公安使命。岁月在他的鬓发留下痕迹,但那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不息跳动、从不停歇。(舒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