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睢宁县沙集镇党委面对电商转型升级的发展大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用改革的思路作答,以盘活宅基地为切口,以企业和群众为主体,变住房为厂房、农户为生产户,创新打造“宅富美”产业承载体,走出一条农民富、村庄美、产业兴的融合发展道路。
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坚持镇党委牵头、镇部门合力推进、村主体落实的“一盘棋”格局。镇党委班子对整个“宅富美”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统筹部署,全程监督落实。规划等部门积极对接资规局等部门,精准把握相关土地政策以及做好村庄交界处土地指标调整。村两委成员、网格员逐户讲解宣传“宅富美”工程实施步骤和成效效益,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算好经济账,最大化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确保项目落得好、发展好。
深挖闲置资源,统筹规划利用。全面摸底统计沙集镇宅基地现状、闲置、审批、流转出租等基本情况,掌握现有宅基地总体情况。各村牵头对村庄内部房前屋后的零散建设用地,由村集体集中流转,调整为较大的连片建设用地,统一发包建设标准厂房。综合考虑房屋资源布局、企业群众意愿、基础设施现状等因素,在镇域交界处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沙集大顾、兴国等村作为试点,选择临近主干道的区域作为厂房集中区,统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保等“多规合一”,科学推动企业生产、群众生活空间分离。
主动靠前服务,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标准厂房建设完成,由村集体统一负责动力电源、供排水主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厂房进行统一验收。积极招引村级龙头型企业落地标准厂房,引导“前店后厂”“散乱污”企业入驻,通过规范集聚、链条带动、品牌共建等方式,构建小型产业联盟,牵引带动传统电商转型发展。结合美丽宜居村建设,坚持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厂区亮化、庭院美化“四化”并举,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清运一体化、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工作,切实改善农村面貌。
助推电商企业转型升级。“宅富美”项目的实施,为大中型企业的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小且散的农村企业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创业载体。今年以来,全镇验收通过12个“宅富美”厂房,广泛招引人才,成功1个10亿元规模项目落户,引导本地80余家小电商企业入驻,成功形成了集聚式、链条式发展,改变了单打独斗、“内卷”竞争的低效模式,有效的提高传统电商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改善了“三生”环境。通过房屋拆迁、零散用地整合、人居环境整治,改变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散、乱、空”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碎片化的现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土地36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宅富美”厂房,同时配套硬化亮化了20条农村道路,有效解决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短缺的问题,也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和生活宜居的“三生”共赢提供了有益探索。
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就业。“宅富美”项目建成后,标准的厂房、统一的服务、就近的劳动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村民通过收益分红、就地务工等多种方式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工资性收入,形成了强企富民的强大合力。目前,大顾、兴国等村“宅富美”8万余平米厂房已经投入使用,村集体引导周边电商企业进驻,带来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70万左右,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余人,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双赢”。
沙集镇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宅富美”工程,力促更多优质的产业项目落户,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加快推进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