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射阳县“12345”平台持续深化“一哨联办”,联合各方面力量,深入一线现场推进疑难问题实质性解决。今年以来,该平台现场督察督办134次、会商会办10次、“一哨联办”52次,解决了群众百般难题。

  “一哨联办”12345办理工作机制,实行一个镇区“吹哨”组织,一个部门牵头办理,多个市直(派驻县机构)、县直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镇区“吹哨”后,牵头部门和相应的配合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报到”响应,与镇区深度融合,密切协作,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吹哨”事项主要为镇区自身无法解决,需要多部门协同处理的复杂问题。

  射阳县“12345”平台联合人大开展“镇区行”活动,针对千秋镇、洋马镇、合德镇、新坍镇、开发区、盘湾镇、临海镇7个镇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梳理出一批存在推诿扯皮、处置不力、官僚主义等现象的群众诉求工单,分析研判诉求办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推进群众诉求高质高效办理。“镇区行”活动已实地调研走访7个镇区、梳理出43件群众诉求。其中,盘湾镇、临海镇各4件,千秋镇、洋马镇各5件,新坍镇6件,开发区7件,合德镇12件。涉及拆迁安置诉求3件,市容管理诉求5件,城镇建设诉求6件,环境保护、路桥修建、基础设施诉求各7件,农林水土诉求8件。目前,群众诉求均已解决到位。

  今年4月份,县12345平台多次接到反映清华园小区东门至公共马路之间绿化带预留开口太小,人为形成道路瓶颈,造成通行困难和安全隐患。

  4月19日下午,射阳县政协领导在县12345平台召集行政审批局,县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分管负责人,开发商代表,群众代表一同参加。经现场踏勘,群众反映属实。会上,县公安局、城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商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内绿化带改建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经过协商,由县公安部门牵头,做好道路绿化的改造方案,由县住建局负责具体施工的组织和后期绿化的修剪,同时明确物业部门做好业主群众的沟通解释工作。两个月后,清华园小区东门至公共马路之间绿化带预留开口拓宽工作完成。

  射阳县“12345”平台接到书香门第小区业主多次反映,购房时售楼处及物业公司均告知会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但至今未安装完成,造成业主汽车充电难问题。 9月13日,县开发区中联居委会向12345平台提出“吹哨”申请,提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建集团、消防大队、供电公司、经开区联合会商。

  9月14日上午,该县12345平台召集相关部门实地走访,并在市民中心一楼召开政协议事会,会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建集团、消防大队、供电公司、经开区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书香门第小区新能源充电桩的安装、开户、管理、维护、收费等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群众代表和物业代表从充电桩安装后公共车位的管理角度也提出要求。书香门第小区建设时已规划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充电桩基础已全部建设到位。

  据介绍,“一哨联办”12345办理工作机制工作职责是各镇区为“吹哨”主体,对在办理12345群众诉求过程中或自身发现的复杂问题,需多部门协助处理的,镇区通过12345平台启动“吹哨”程序,明确“报到”的牵头和配合部门、“报到”时间、地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办理完成后及时将办理情况向县12345平台反馈。规定时限内未能解决的,说明办理进度,定期跟踪反馈情况,直至问题处理结束;相关部门为“报到”主体,牵头部门对诉求问题负主责,分管领导和镇区行政负责人联合负责会议召集、方案制定、跟踪督办等工作。部门因职能原因,超出自身办理范围的,实行首接负责制,积极对接协调归口部门一起“报到”,解决问题;县级平台负责“一哨联办”工作协调和督查督办,对“吹哨”申请问题进行研判,发出调度通知。跟踪督办“吹哨”事项办理情况。每月汇总本地“一哨联办”12345办理工作机制运行情况上报县政府及市12345平台。

  今年以来,射阳县12345平台还联合县纪委作风办,每月梳理涉及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吃拿卡要、乱收费等公职人员纪律作风问题线索,今年已报送6期。该平台还联合县检察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享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投诉举报信息,推进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协作联动。该平台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围绕热点领域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精心做好“政风热线上线”广播直播、电视督办工作,就海通中学实验楼楼顶信号塔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平台整体服务效能,今年已开播19期。

  今年以来,射阳县“12345”平台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60155件,群众满意率99.98%,办结率100.00%。(张学法 高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