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11月,吕四港迎来设区30周年。30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从艰苦立业,到求变破局,灯影渔帆幻化万吨巨轮,滨海滩涂成为东方大港。为全面回顾30年来的奋斗历程,今起推出“吕四港设区30年回眸”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呜……”嘹亮的汽笛声响彻海畔。一艘艘万吨巨轮,穿江越海、日夜兼程,驶抵展翅腾飞的东方大港——吕四港。
难以想象,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滩涂;而今,这里巨轮来往、岸桥伸缩,正朝着江苏出海新通道、上海北翼新型海港城市的目标破浪前行。
1993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吕四港港口开发区;2003年,更名为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2012年,又扩区更名为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吹沙围填、开发滩涂、疏浚航道……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开疆拓土、战江斗海,逐步将曾经荒芜的滩涂之地打造成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变强”的沧桑巨变。
高起点规划,逐梦东方大港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满怀期望地说:“如果把上海比作纽约,那么和上海远东国际大港相呼应,应在长江北翼建设一个类似美国波士顿的港口——吕四港。”逐梦大港,已然成为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回顾近几年来吕四港开发建设的历程,“规划先行”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2010年,《南通港吕四港区总体规划》获批;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启东港国家一类口岸开放;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南通以“大通州湾”思维统筹推进沿海开发,吕四港被赋予“起步港区”重任。
“在规划上,我们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黄丹表示,早在2007年,园区便着手开展吕四港区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先后邀请南科院、中交一航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规划科研机构对吕四港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期间,又根据港口功能、基础建设、产业定位、项目招引等系列问题,经历无数次论证、修改和调整,只为让东方大港的蓝图越绘越美。环抱式港池、集装箱码头、重装码头、港区主干路网……一个个充满前瞻性的规划勾勒出吕四港开发的轮廓。
吕四港——一个新兴的大商港,从不曾忘却自己最“鲜”明的本色——依渔而生的千年渔港。“双港”共进的高点定位下,还先后编制《吕四渔港总体规划》《吕四海洋风情区规划》《吕四渔港控制性规划》等。吕四国家级中心渔港,2009年匡围建设,2011年完工,形成渔港岸线约7663米,2013年10月基本具备渔船靠泊、装卸、补给功能,可停泊渔船约2300艘,年鱼货卸港量可达30万吨,是国内规模最大、布局最合理、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人工渔港。
落好规划子,下好港口开发整盘棋。多年来,启东对吕四港的高起点规划,无疑是推进吕四港开发先人一步的点睛之笔,绘就了吕四港开发新蓝图。
最完善配套,构筑产业摇篮
日前,洋吕铁路工程传来最新进展——洋吕铁路吕四港站竣工,即将投入使用。洋吕铁路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是江苏第一条百亿级地方铁路,对构建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集疏运体系、打造江海联运、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洋吕铁路吕四港站的竣工,也标志着吕四港开发建设六大工程全面收官,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获批30年之际意义非凡。”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许晓鑫介绍,围绕南通市委提出的“一年建设、两年开港、三年成规模”的目标,吕四港从2020年6月起全面推进“2+2”码头、进港航道、内河转运区、疏港公路、港区道路、洋吕铁路六大工程建设,“铁路进堆场、内河连码头、海港通大洋”的多式联运体系逐步形成。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2003年,大唐吕四港电厂码头的开工建设拉开了吕四港口建设的序幕。期间,道路、管网、通讯、供热、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吕四港实现“七通一平”,彻底改变了原先水电路不通的落后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园区全面放大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推进要素优化配置,大唐吕四港电厂保障供电供热,广汇能源提供天然气供应,胜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园区循环经济特色鲜明。
“2020年,‘ 2+2’码头开工建设;2021年,起步港区正式开港……开发建设的每件大事都振奋人心。”黄丹坚定地说,“正是一代又一代港口建设者一次次谋划、一次次争取,始终保持‘旅行箱随时放在车上,随时准备走在路上’的状态,才成就了如今的吕四港。”
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流港口
汽车行经吕四大港,一路平稳飞驰,早些年坐车颠到骨头散架的路况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园区道路网,和30年前四面环绕尽苍茫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道路系统已全面覆盖。
“主干路双向八车道,可高效服务于卫华港机等企业重装备大件运输,对标园区高标准建设方向,满足园区高质量发展定位。”许晓鑫介绍,“此外,进港航道起步即10万吨级,这在国内港口建设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还预留了15万吨、20万吨级进港航道的升级空间。”
行至园区综合物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景象,项目投用后将为物流贸易企业提供办公、酒店等一站式服务。“太好了!”对于如今办公条件简陋的中国南通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吕四港经营负责人陆建来说,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的建设值得期待,“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就在园区里,且配套设施完善、建设标准高,将是我们首选的办公点。”
出于长远考虑,园区管网、管线更是一次性配套到位,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园区还建设港口支持系统,为海警、航标站、海监、海事等作业提供就近服务;投资数千万元、占地75亩、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港区集装箱卡车专用停车场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5月投入使用,届时可同时停下1000多辆集卡,有效减轻园区道路压力。
“接下来,我们将规划建设保税仓、危险品货物堆场,一切按高标准建设,打造世界一流港口。”许晓鑫自信地说,“吕四港的未来无限可期。”
如今,吕四大港的宏伟画卷正徐徐铺展。吕四港正乘风而起,向海,向未来。(孙亚军 龚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