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23中国物联网大会物联网安全论坛成功举办。物联网领域主管部门与产、学、研领军单位代表共聚无锡,探讨发展趋势、发布创新成果,助力中国物联网安全的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
当前,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亿万设备规模入网,网络风险的暴露点持续增多。与此同时,物联网终端抵御网络攻击等安全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物联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构筑物联网安全屏障,如何化解物联网安全威胁和风险,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联通主办,联通中讯院、联通数科、帕孚信息科技承办,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联通集团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马红兵、中国联通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董事长张涌担任主席。论坛旨在为我国物联网安全产业搭建一个开放、前沿、专业、持续的交流合作平台,汇聚专家智慧,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推动我国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与生态建设。
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国鹏先生与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数字化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俊为论坛致开幕辞。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开创物联网主动免疫 安全可信新生态》为题发表演讲。沈院士强调,数字经济时代既有新机遇,也面临严重的安全挑战。当下,共同打造安全可信产业新生态至关重要。我们要筑牢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线,构建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体系,抢占核心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作为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中国联通在本次论坛中重磅发布了5G物联网国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犀甲认证”。联通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物联网安全中心总经理王首媛女士介绍,目前“犀甲认证”实现了多省份、跨行业应用。在政务外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等主要领域实现规模部署。同时,王首媛也介绍了中国联通在物联网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基于创新密码应用所打造的物联网安全体系,并分享了中国联通基于创新密码应用在5G智能网联行业的典型案例。
PUF(物理不可克隆功能)技术在论坛中被多次提及。针对PUF技术在物联网安全体系内的应用,南京帕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丹东做了专题报告。据何丹东介绍,PUF技术具有私钥不存储、根密钥内生两大核心价值,能有效解决身份标识、知识产权保护、防伪、芯片设计保护、传感器安全等物联网安全行业难题,为物联网构建端到端的安全体系保障。
此外,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应用技术体系研究总体组组长刘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孟楠,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标准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徐超忠,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一部总经理郑涓,中茵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与董事长王洪鹏,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安全高级专家李鸿鹏等各领域专家也在论坛现场做了专题报告,分别从物联网安全密码应用、物联资产测绘技术发展、交通领域物联网安全需求、消费级物联网产品认证、物联网安全芯片设计、物联网安全与保险业态等不同视角,分享了在物联网技术发展、应用创新、产业布局和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物联网受攻击的风险不断增加,物联网安全已成为关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的重要因素。构筑物联网安全屏障,化解物联网安全威胁和风险需要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努力,以实现物联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虞启忠 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