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南京长江航运物流服务产业链联合党委在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成立。这是江苏省首个航运产业链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包括南京海事局、南京港集团、南京航运交易中心、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等41家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服务机构、航运商协会和部省市国有及民营航运企业党组织。
据了解,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于今年4月启动组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关滨江商务区党工委先后走访20多家企业、拜访3家省级航运协会,组织召开8次座谈会,听取相关机构企业建议和需求。
该联合党委采用“1+N+3+X”架构,即以“1”——南京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为依托,吸纳N个服务机构党组织,引入3个省市航运商协会组织及党组织,辐射X个航运企业党组织。目前已覆盖党组织130余个、党员5000余人。在日常运行中,采用党委会和联席会议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加入联合党委的企业和单位、商协会党组织,将坚持“三个不变”,即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党员组织关系不变、党组织活动方式不变。“这意味着联合党委不刻意增加额外的党务工作,把服务企业、赋能产业放在首要位置,更加突出其功能性。”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徐晓华说。
如何做好服务?基于商务区内既有航运服务机构、又有被服务企业这一特征,联合党委将重点聚焦“机构服务”“企业需求”“党委议事”三张清单,开展市场联拓、物流共享、平台共建共用等活动。特别是要打通企业间的信息屏障,实现行业统计分析、航运数据、政策文件等信息的互通。
联合党委首批成员单位,南京海事局政委、党委副书记秦德生表示:“突出资源整合、组织开放、决策民主、受益互惠等特征,联合党委的鲜明底色给了我们信心,在推动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抱得更紧。”
该局作为政务服务机构,近年来构建起“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攻坚”三级责任体系,实施14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船舶转籍登记“不停航办证”等举措纳入江苏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自主研发的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站作为交通部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国推广。
成员单位党建探索“百花齐放”,带动区域大党建“美美与共”。联合党委成立仪式上,南京港集团“扬帆·济海 奋楫者先”、江苏苏港航务“XIN航标”、南京航运交易中心“宁e航”、长江汇“红色港湾”和下关滨江商务区“红帆港”作为南京首批航运产业党建品牌发布。
鼓楼区委书记王安伟说,联合党委要以产业链为载体,把政产学研金各类资源统起来、融起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入融合、优势互补,为航运物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汪祝君指出,联合党委要着力在联合融合上下更大功夫,既统筹协调、牵线引桥,又问需问急、解难帮困,聚力打造成引领南京长江航运发展的示范性项目、航运产业与地方融合发展的示范性项目、水运行业党建的示范性项目。
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是南京航运物流中心服务功能集聚区,所在的鼓楼区坐落着南京市一半以上的航运行政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和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航运企业,去年规上航运物流企业主营收入超540亿元。在鼓楼区正全力推进的“1+2+3”产业体系中,航运物流服务产业被定位为两个特色产业之一。
徐晓华表示,联合党委将保障成果共享,明确同向发力、共享成果利益,通过孵化、培育、服务和聚合,加快推动航运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疏通航运物流服务产业发展堵点,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