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被纳入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句容市下蜀镇以增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与内生动力为主线,优化机构设置、理顺权属关系、精准扩权赋能、创新集中审批机制、探索综合执法新模式,深入践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内涵,全镇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增强。该镇先后获全国重点中心镇、国家卫生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等荣誉,在《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中,下蜀镇位列全国千强镇排行榜第299位,为检验改革成效交出了一份新答卷。
改革创新之“变” 服务企业加速度
下放权限,精准高效。下蜀镇2019年经济发达镇改革通过评估验收,构建了“人员编制精干、管理扁平高效、运行机制灵活”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建立“帮办代办员队伍”全流程审批机制,承接审批类事项27项、服务类事项58项,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团队,承接行政执法权限319项,聘请法务专家担任法律顾问,有效提升行政执法案件的专业度和精确性。
容缺受理,提速增效。下蜀镇行政审批局采用容缺受理的方式,在缺少土地证和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先行为其审核方案,受理材料,并带领企业帮办代办施工图审查合格证、土地证,等企业拿到土地证后,一次性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送达企业,省去了企业很多“跑腿”的时间。
一站受理,全程帮办。一张无违法违规证明,需要16个政府部门各自盖章,多久能办好?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用了1天时间。下蜀镇推行“前店后厂”工作机制,将原先“各部门串联审核”变“部门间文件内部流转”,通过数据信息跨部门共享和互联互通,以“一端申请、全程代办”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让企业少跑腿、少等待。目前,下蜀镇13个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改革惠企之“变” 服务企业有温度
完善制度,组建队伍。近年来,下蜀镇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深刻变化,印发出台《重点产业投资建设项目帮办代办实施办法》。为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服务小微企业,下蜀镇行政审批局推出“午间不断档、周六不打烊”的延时服务机制,方便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创新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分类整理企业、群众困难,向上级相关部门反馈,不断完善畅通机制。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制度,对情节轻微并主动及时纠正的一般违法行为实施容错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予处罚。
招工引才,助企解困。6月14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句容下蜀高新技术产业园签约仪式暨天工班、联博班“订单班”签约仪式举行。此举“将车间放到学校”,开创句容院企合作、定向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下蜀社会事业局设立每月8日“固定招聘会”,定期更新企业用工信息,采用线下现场会、线上直播招聘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每年共为企业招来各类用工近千名。
调解纠纷,护航解忧。下蜀镇成立了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诉调服务站,以推动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实现涉民营企业纠纷在源头预防、在基层化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还挂牌成立了句容市下蜀镇商会(民营企业)劳动争议调裁审衔接工作站、下蜀镇商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今年成立的“塞尔维亚”法律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方面提供了多项服务。
改革治理之“变” 助推发展有力度
网络治理,集成管理。下蜀镇坚持“一张网络查到底、一支队伍管到底”原则,重点做好辖区内127个企业专属网格,集成集聚网格内“人、地、物、事”等要素,实时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等信息,推动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推动网格管理系统、综合执法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公共管理系统和终端应用平台的有机整合、双向推送,做到网“络”全域、网“管”全镇,形成信息互通、网格互联、执法互动、服务互享、智能互补的闭环系统。
园区自治,协商议事。下蜀镇党委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党组织,成立了由34名企业家代表组成的园区自治委员会,并设执行秘书长1名,由30强企业按季度轮值。委员会采用“云端连线+现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围绕自治公约中企业和个人行业道德、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治安管理、合规经营、良性竞争、文明行为等内容展开讨论。通过“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对企业发展、园区提升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多元共治,平安和谐。下蜀镇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雪亮工程”等项目建设,高标建成镇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架设各类前段监控设备765个、补盲监测点位160处,全面覆盖乡镇主干道、居民小区以及农村交通岔道口等重点部位,实现各类风险隐患、治安要素、治理资源的秒级获取,推动社会治理由“传统人治”向“智慧智治”转变。下蜀镇立足区位特点、聚焦问题症结,全面革新治理理念、健全治理机制、优化治理布局、创新治理方式,辖区网格工作满意率、反电诈有效率、矛盾纠纷化解率持续稳居全市前列。2022年,下蜀镇被评为镇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镇。(滕庆海 夏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