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一届3D打印制药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医疗领域、制药行业、3D打印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医疗3D打印技术的最新进展、临床多场景应用、制剂开发的挑战以及医疗个性化发展趋势等议题。会上,全球首款智能靶向肠道菌群液体胶囊3D打印系统发布,并与首批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系统有望在临床和科研机构实现应用。

(论坛现场发布智能靶向肠道菌群液体胶囊3D打印系统)
3D打印被誉为颠覆性高端制造技术,通过将数字模型直接转化为实体物体,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快速转变。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谭瑞琮在致辞中表示,探索3D打印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符合我国推动高质量医药制造业的战略布局。长三角国创中心将不断强化产业高端引领功能和创新策源功能,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
在本次论坛上发布的全球首款智能靶向肠道菌群液体胶囊3D打印系统,由南京叁鼎智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开发设计,采用“3D打印胶囊+活菌液体灌装”技术,开拓性地运用结构设计和定制材料,将活性菌群浓缩液直接灌装到缓控释结肠靶向胶囊中,不仅能实现患者口服用药,显著提高肠道菌群的活性,而且能精确控制活菌液体在胃肠道部位释放,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舒适的治疗选择。
据上海交通大学第九医院孟祥军教授介绍,许多接受肿瘤化疗、移植手术的病人以及自闭症儿童需要肠道菌群治疗。目前临床上进行肠道菌群移植一般采取新鲜菌液置管移植和冷冻干燥胶囊口服移植,新鲜菌液置管移植能保证菌液的活性,疗效好、见效快,但有部分患者难以接受置管治疗。冷冻干燥胶囊无需置管,但相关制备方法使得菌液活性大打折扣,效果也远没有新鲜菌液好。液体菌群胶囊的问世将会改变冷冻胶囊的缺陷,活菌率无限接近菌液原液,相信治疗效果也会明显好于冷冻胶囊。
会上,南京叁鼎智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与江阴泰富临港医院、山东大学优利芬人类肠道菌群研究院分别签署了智能靶向肠道菌群液体胶囊3D打印系统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智能靶向肠道菌群液体胶囊3D打印系统即将在临床和科研院所得到运用推广。

(签约仪式现场)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张林鹏表示,3D打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制造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医疗产品,到辅助医生进行复杂手术,3D打印技术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3D打印技术还将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沈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