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遇到陌生电话谈起钱,千万要注意,小心是电信网络诈骗。这里有一些反诈宣传资料,您有时间就了解一下,我在给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避免上当受骗啊!”徐州市泉山区人大代表、泰山街道综治办主任孙西英关切地说道。

  “上次幸亏有孙主任和李警官的反复提醒和劝说,并提前联系公安局反诈中心进行技术支持,冻结支付功能,不然我这十几万的积蓄就被骗子骗走了。”辖区早餐铺张大爷说道。

  为有效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泰山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共同筑起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屏障”,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明职责”凝聚合力出重拳。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科室职责和属地任务,积极履职尽责,抓好跟踪督促。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工作要求,上传工作动态,确保专项工作快速高效落实。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组织人大代表和议政代表定期监督视察,听取工作汇报、剖析问题原因、研究工作措施,推动专项工作有序开展,形成“党政主管、人大监督、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点对点”编织网状“防火墙”。针对诈骗套路不断翻新、犯罪分子屡屡得手的情况,组织人大代表、片区民警、社区干部、平安志愿者深入社区,紧盯重点群体,“点对点”梳清重点目标隐患。紧盯重点人员,对辖区中老年人、家庭妇女、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反诈骗宣传”。紧盯各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逐一排摸辖区重点单位,开展上门走访,与财务人员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在财务人员办公桌、电脑等醒目位置粘贴防骗提醒标签,提高财务人员的防诈骗意识。

  “鸣警钟”确保防范宣传全覆盖。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辖区派出所开展以“守好百姓钱袋子,营造反诈新格局”为主题的反诈宣传系列活动,动员人大代表、包挂法官、片区民警、综治调解员化身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员”,当起反诈程序安装“推销员”,教导群众如何识别身边隐藏的电信诈骗行为,如何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反诈机伶”小程序,以实际行动助力提升群众反诈意识。充分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防诈骗二维码,让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安装反诈骗小程序,拓展宣传覆盖面。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企业128家,入户宣传15600户,面对面传授反诈知识28场次,指导5000多人安装反诈小程序。

  “常照镜”护住群众的“钱袋子”。定期分析辖区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研究发案类型及转变趋势,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联合辖区金融机构,守好最后一道防线,提醒大家提高反诈意识。特别对中老年人办理大笔业务时要加强口头提示、核实情况、及时劝阻,做到从源头预防电信诈骗案件,减少群众经济损失。街道人大办、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紧密配合、有效衔接,形成了以“街道、社区、警、网格长”等多方共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泰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永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手段的知晓率,切实增强居民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有效筑牢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的安全防线。(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