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托起老年人的幸福“夕阳红”?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立足老龄健康服务需求,持续提升老龄健康诊疗水平,切实提高老龄健康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老龄群体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健康赋能,贴心守护最美“夕阳红”。

  提升诊疗能力,老龄健康服务更有“医”靠。为进一步提升全区老龄健康诊疗能力,淮阴区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推动新渡卫生院、五里卫生院成功转型为护理院,实现“医中有养、两院一体”模式。全区24家基层医疗机构与39家养老院全部签订医养结合协议,并且在20家公办敬老院全部设立医务室,由具备资质的医护人员为敬老院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建立档案、用药指导、特殊老年病人随访治疗等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建立“一对一”服务契约关系。同时开展中医康复、非药物治疗、家庭护理以及针灸、按摩、刮痧、理疗等康复治疗,利用技术和设备优势为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康复服务。

  与此同时,该区积极推进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建成淮阴区老年病医院,聘请专家对老年病医院科室结构布局、流程设计等进行合理规划,有序安排骨干人才外出学习进修,邀请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定期授课和培训,不断提高老年医学人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目前,淮阴区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护理院共有26家,均成功创建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其中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陈集中心卫生院等12家单位创成省优秀老年友善单位。

  关爱身体健康,老龄健康服务更有温度。淮阴区持续推进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今年已完成体检人数88799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淮阴区卫生健康委还着力拓展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积极推动家庭病床建设,重点满足肿瘤晚期安宁疗护、骨折换药、行动不便、瘫痪在床的患者等需要照护的特殊人群,为其提供上门导尿、插管、输液、护理、换药等一系列服务,目前,全区已建立家庭病床服务95人。同时从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淮安市口腔医院、淮阴区妇幼保健院遴选167名专科医生网格化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全科医师组建“1+X”全专联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努力满足当地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今年以来,团队已累计服务基层群众3000余人次,举办健康宣教活动69场次,受众3680人次,重点人群健康指导咨询2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签约获得感、满意度。

  跨过“数字鸿沟”,老龄健康服务更加贴心。为了破解老龄群体应用智能手机难题,近年来,该区出台《淮阴区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免费为全区60岁以上老人开展智能技术培训,用爱心、耐心、细心,帮助老龄群体适应智能时代,让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已累计培训老龄群体近3万人。

  该区还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先后在王家营街道的双和、营东社区以及长江路街道的王庄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项目,努力实现阿尔茨海默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已有3000余名老人参与此项活动,反馈相关需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813条,给予有效建议(干预)709例。(支梅 金建梅 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