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场景日益丰富,人们在获取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保护也面临严峻考验。针对个人信息“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等问题,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委网信办联合联动公安、市监、商务等部门,深入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并分重点和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以此推动企业主动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提升全社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围绕提升线索发现力,海门区全面畅通投诉举报途径。线上,海门区依托海门发布微博公众号、海门之窗网站、无线海门APP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征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线索的通告,公开举报电话,全面收集、梳理群众举报诉求;线下,依托各镇村网信工作站,设立投诉举报箱、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涉侵害个人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先后收到有关侵害个人信息举报12条。

  围绕提升专项整治力,海门区把工作重点聚焦教育培训、房产租赁、电商平台、邮政快递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突出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公开等重要环节,开展个人信息处理专项督查检查,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行业、单位,及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做好整改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发送整改通知书9份。

  围绕提升综合执法力,海门区不断创新联动办案机制,充分发挥网信、公安、市监、商务等部门整体联动优势,综合运用现场检查、电子取证等方式全面收集违法违规证据,扎实推进案件快速查办。特别是今年4月份建立“1+1+X”网信、公安联合执法机制以来,快速立案查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案件4起,开展约谈提醒5次,有力地彰显了联合执法威慑力。

  围绕提升宣传引导力,海门区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多层次立体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解读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政策精神和法律法规。其中在无线海门APP开设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专栏,推出《一图看懂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知多少?》等系列内容,有效地提升了广大市民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同时,海门区法院、检察院、城管、市监等执法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并挖掘、发布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警示案例,切实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危害,引导企业、商家慎重收集或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真正做到知法、守法。(季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