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6日开始连续3天,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人民网出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淮安惊艳亮相,倾情展卷“青绿”千里江山。淮安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与1000余名观众一同品味这场艺术盛宴。作为现象级舞台艺术作品,《只此青绿》作为“运河之都城市艺术季”的落幕演出,用雅致清丽的东方美学完美地为这场持续三个半月的艺术盛典画上句点。
《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千名观众共赏中式美学
清泠的月光下,《千里江山图》在案上展开。戴着眼镜的学者(“展卷人”)与身着宋代衣冠的青年相对而立。泠泠琴声中,观众跟随“展卷人”,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走入宋代绝世天才青年画家王希孟的内心,伴其经历了呕心沥血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在恣意挥洒的古风宋韵里,完成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唯美婀娜的舞姿、跌宕起伏的剧情、大气磅礴的音乐,无不刺激着观众的感官,跟随“展卷人”的视角,观众在一场视觉盛宴中感受着宋风雅韵。
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台上的演员们热情谢幕,台下观众则沉浸在青绿山水的古典意境中久久不愿离去。
“《只此青绿》出道即顶流、一舞即封神。”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李森表示,该剧成功关键在于充分展示了祖国的锦绣山河、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和中国人骨子里的自信优雅,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之作,是传统与创新、古代与现代、诗画舞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也是向国潮国风致敬、有灵魂接地气的巅峰之作。
“太震撼了,整场演出让我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的魅力。”市民张思奕表示。“看春晚时就对《只此青绿》印象深刻,这次能在淮安现场看到演出,非常开心。”市民王瑶对演出赞不绝口。
据介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排与演出,首次提出“舞蹈诗剧”的全新概念,用舞蹈语言表现诗的写意、画的留白,为观众呈现了“每一帧都是画”的视听盛宴。
名家名团齐聚淮城 首届艺术季受热捧
“文化文艺体现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品质、厚度和高度,是城市的最好代言、最靓名片。”李森表示,近年来,为让全市人民得到更好艺术熏陶、享受更好文化大餐,淮安通过举办“首届运河之都城市艺术季”等形式,积极引入一批高水准的文艺精品,极大满足了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显著增强了群众文化获得感满意度。同时,淮安注重在文艺精品的生产上持续发力,淮剧“涟水现象”受到中宣部、国家文旅部的关注点赞,创排的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去宁赴京演出好评如潮。可以说,淮安已形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文艺精品观赏氛围,淮安文艺精品生产已由“早春二月”步入“朵朵花开满枝头”的“阳春三月”。
“首届运河之都城市艺术季”由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指导,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淮安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名团齐聚淮安,先后上演22场精彩剧目。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带来的《西游记》,著名演员杨立新、文章联袂主演的《钟馗嫁妹》等重磅演出受到了广大市民观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本次演出季还策划组织了亲子跳蚤市场、舞台细节讲解、宋代妆造体验以及古风游园会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下公益互动活动,极大增强了艺术季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了广大观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体现了“运河之都城市艺术季”——“为艺术,为生活”的主旨。
本次艺术季共吸引近20000人次观众参与,众多周边城市观众到淮观演,欣赏淮安人文景点。通过引进优质的文艺演出,促进文旅融合,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宣传淮安“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名片,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要求,奋力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力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惠民利民,努力让淮安这座城市散发更加浓郁的文艺芬芳。”李森说。(黄秋怡 吴家婧 丁群沥 杨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