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泰州市姜堰区召开“努力推动姜堰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姜堰区住建局、姜堰区交通局、姜堰区水利局等相关单位部门分别介绍相关情况。

  近年来,姜堰区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姜堰区持续畅通城市脉络,路网结构得到优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停车难题有效缓解,共计1383个停车位投入使用;秉持“1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该区在全省首推儿童友好城市护学空间建设,累计建设10处护学空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泰州市唯一城市更新试点;燃气发展更加完善,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瓶装液化气全域统一配送和居民用户自闭阀泄漏报警装置加装,截至目前,已完成17149户加装工作,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生态颜值更加亮丽。姜堰区持续提档升级城市绿化景观,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全市首个地方原生性乡土植物主题公园—中天植物园建成开放;完成凡音园等6个重要节点绿化景观改造,新增公园绿地面积78万㎡;因地制宜打造姜堰大道东侧“线性公园”,成功入选省“乐享园林”活力空间项目;罗塘公园项目、拆墙透绿工程获评江苏省公众最喜爱的高品质绿色空间实践项目,城市绿色本底不断筑牢。

  居住环境更加美好。姜堰区加快推进老旧片区改造,启动姜堰宾馆北侧、幸福小商品市场西侧2个地块806户征收搬迁工作任务,完成28部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破解居民上下楼难题,实施小区周边道路改造1.3万㎡,新建小区电动车停车位3800个,出台《姜堰区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居民小区整治工作方案》,累计完成约8.3万米飞线整治工作,结合“一老一小”场景应用和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致力生活数字化转型,为业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生活服务,锦联社区获批全市首家“完整社区”创建试点。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姜堰区持续提升市容环境,成立专业化市容中队,对城区主干道、重点区域、核心商业区进行管理,与交警部门联合开展停车秩序常态化治理工作,逐步巩固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开展以“机械化作业+人工清扫”相结合的道路保洁模式,消除清扫盲区,城区机械化作业率达90%以上;采用“定点收集、沿街巡回收集”生活垃圾清运模式,确保每日垃圾无结余,城区生活垃圾密闭式清运率达100%,结合全区实际,布局城区“流动摊点疏导区”点位,逐步解决马路市场影响交通这一城市顽症,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疏导点21处,安置摊点千余个,真正实现了“摊贩安家、市民便利、管理规范”的“三赢”目标。

  污染防治更加有效。姜堰区精准治理城市污水,累计完成城区219个排水户整治、139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5.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150公里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城区污水管网全疏通全检测、非开挖修复管网问题42处,完成罗塘河、东方河、三水河等10条河道排口溯源整治,达标区建成面积达16.32km²;精细管控施工扬尘,在城区31 个项目工地安装扬尘监测系统,实时传输数据至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督促在建项目安装高杆喷淋设备59台、塔吊喷淋设备50台,有效管控建筑工地施工扬尘,荣获市“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专项及时奖励。

  融入新发展格局,交通是重要保障。姜堰区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努力构建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坚持系统谋划,不断完善交通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文明城市创建是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素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姜堰区紧扣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持续开展“五整治五提升”“六大攻坚行动”“三提升三提质三提标”系列综合整治,市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下一步,姜堰区将践行“重点发展特色工业、休闲生态产业,建设教育强区,打造风景秀丽、生态优美、令人向往的康养名城”城市发展整体要求,凸显“水韵古罗塘、最美金姜堰”城市特质和发展追求,突出“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城建新导向,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用“绣花功夫”绣出美丽城市新画卷。(乔梁 丁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