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帮助群众3000余人次,涉农盗窃行政案件同比下降71.2%,涉农盗窃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4.2%。”这是入秋以来,淮安涟水县公安局“秋收警务”助力秋收结出的平安硕果。
又到丰收季,田野换“金装”。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涟水县公安局以服务农民群众秋收秋种为中心,启动“秋收警务”模式,零距离守护老百姓秋收秋种,全面织密“防护网”,拧紧“安全阀”,点亮“平安灯”,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平安就在身边。
化解入人心,织密秋收“防护网”
“两家邻居这么多年了,这点小事还有啥讲不清楚的啊!”10月24日,涟水县黄营镇祝贤村村民老顾与老陈因土地纠纷发生争吵,黄营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导,邻里矛盾纠纷及时得以化解。
考虑到秋收农忙期间,农户极易因土地、收粮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的规律特点,涟水县公安局各派出所还会同乡镇、司法所、村组干部至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摸排,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涉及邻里、边界、用水等各类矛盾纠纷,引导群众讲法规、讲政策、讲和谐,将各类矛盾纠纷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之中。
同时,该局强化村警联动,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了治安联防、邻里守望、普法进村等活动,推动村两委、司法所、网格员、志愿者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形成具有公安特色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切实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另外,该局从巡特警大队抽调警力组成专门行动队,采取便衣侦查、跟车上线、蹲点守候等方式,积极排查因争路、争晒场以及争机械等引发的各类纠纷,及时进行调处化解,宣传教育告诫村民严禁焚烧秸秆,对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入秋以来,该局就地化解涉农矛盾纠纷150余起,有力保障全县秋收秋种工作顺利进行。
严打涉农犯罪,拧紧秋收“安全阀”
“今年收成如何呀?接下来准备种点什么啊?如果买到了伪劣种子或农药,一定要向公安机关报警……”连日来,在涟水县各镇街的田间地头,民辅警与农户热情“拉家常”的场景随处可见。
该局紧扣秋收秋种生产特点,严打严防涉农领域违法犯罪,深入农资产品销售点开展联合检查,在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工作上下重手、下狠手,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严打严防种子套牌生产、农资侵权假冒、化肥农药非法添加等典型农资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努力让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同时,针对秋收农忙时节涉农案件、火灾事故、矛盾纠纷高发的实际,该局组织民辅警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设置警示牌、广播警方提示等方式,积极向广大群众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常识和防火、防盗、防骗知识,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能力水平。
另外,结合秋收期间治安形势特点,该局采取“步巡+车巡”“定点+流动”方式,对农村盗窃、打架斗殴、损毁财物、有碍农业生产等治安案件,及时调查取证、加大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农村治安秩序,有效提升农忙时节村屯及周边的见警率和管事率,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入秋以来,该局已检查农资销售单位150余家次,整改各类问题15起,教育农资销售商家50人次,通过巡逻查获现行犯罪嫌疑人6名,破获刑事案件21起。
零距离服务,点亮秋收“平安灯”
“每到这个时候,派出所的民警都来到田间地头叮嘱我们秋收期间关好门窗,注意防盗,还有警车时不时在村庄周边进行巡逻,不管在地里忙到多晚,我们也不用操心家里的安全,真是太谢谢他们了!”提到民警,唐集镇周程村的周大爷说。
每年秋收秋种时,老百姓都要到田间劳作,村里差不多都成了“无人区”,便成为了不法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标。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涟水县公安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将警力下沉到群众中,将“秋收警务”送到田间地头,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以赴助力秋收工作。
同时,为守住农民收获粮食所卖的钱,该局专门成立了由各派出所民辅警、志愿者等组成的“秋收反诈”宣传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将反诈知识讲给当地种植户,并面对面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使用方法,提醒大家在生活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另外,该局开通了户政、车管“服务直通车”,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把服务“窗口”前移至村居、学校和群众家门口,开展预约服务、上门办证、送证上门等服务,探索“一单清”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民朋友节省宝贵时间用于秋收。
入秋以来,该局共深入各村组开展宣传活动52场次,共上门服务群众121人次,预约服务1000余人次。(周培雷 朱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