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孙立平,南京市南站小学(雨花外国语小学南站校区)党支部书记、校长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优质化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校本课程。”

 孙立平:南京市南站小学作为雨花外国语小学南站校区,开办于2020年9月,优美的环境和充满童趣的校园文化更是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以“联万物 达世界”为校训,以“同心同达”为办学精神,以“办一所‘人人的学校’”为办学理念。

  学校开办第四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绩斐然。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南京市平安校园”“雨花台区发展性综合考评先进学校”“雨花台区师德先进群体”“雨花台区文明校园” “雨花台区质量优秀奖”。学校精细化分类管理,先后荣获“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施单位”、全国校园啦啦操星级俱乐部,全国啦啦操大赛第一名,多名学生在省市区级创客、美术、乒乓球和篮球等比赛中获奖。

  置身历史名城,毗邻高铁南站,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达的铁道网络为南站小学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以“乘着高铁去穿越”为主线,开发了《开南门》《亲万物》《寻百味》《见成长》系列化校本课程,从社会、自然、生活、自我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开南门》,链接社会,通达世界,开拓国际视野,促进文化融合;《亲万物》,亲近自然,体验科学,感受科技魅力,培育创新思维;《寻百味》,品尝美食滋味,探寻城市之味,体验地域文化,传承历史民俗;《见成长》,训练技能,认知自我,见证仪式之美,经历成长之趣。

  “打造儿童的校园,让校园成为全方位育人的场所。”

  孙立平:建校初期,学校就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小组,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参与,致力于打造儿童的校园,让校园成为全方位育人的场所。

  学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融,设计儿童友好区域,以儿童视角打造全场域的学习空间。“同心广场”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空牧场”是各学科的实地研究所,“天空农场”是大家开展劳动教育的基地,“森林舞台”是孩子们自我展现的空间,“阅读车站”带领孩子漫游知识的海洋,“艺术园区”鼓励孩子寻找平凡生活中的美,“运动天地”则让孩子们尽情挥洒汗水,享受童年的快乐。学校德育部门和教学部门相整合,以校园文化大使——吉祥物“铁宝”为原型,制作了各学科的奖励贴纸,并形成多元评价模式,为孩子们设计出个性化评价手册——《时空里程卡》 ,将行为习惯与乐学善学相结合,激励学生主动进取,实现自己的“时空”梦想。用“铁宝”奖章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前进的每一步,激励学生不断攀升,层层进阶,一步步实现自己“时(精神)”与“空(物质)”的梦想。 当孩子们的铁宝攒足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在学校“梦想车站”兑换自己的愿望,可以是印有学校logo的文创作品,也可以是约校长共进午餐、做一次升旗手、自主选一次同桌、免一次作业等等。

  “努力共育‘家校共生’的价值场域,打造人人参与、人人重要、人人有为的学校。”

  孙立平:南站小学以“同心同达”为办学精神,以“办一所‘人人的学校’”为理念。我们把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看作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主人,倡导人人参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学校视每一位家长为学校的一员,努力共育“家校共生”的价值场域: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形成家校合力,助力学校课程建设,丰富校外实践资源。

  在学校的许多活动中,除了老师与学生,我们还常常能见到家长的身影。比如:入学礼、成长礼、运动会等,以及我们的校本课程——项目化学习,我们都会设计一些家长参与的板块,为家长融入孩子的校园生活提供契机。

  同时,我们还借力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家长的教育能量环,在学校省级“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指向“完整儿童”培育的家长课堂资源库的开发与实践》的引领下,邀请家长以教师身份参与课堂,为学生授课,这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另一方面也让家长变个身份、换个角度看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打造劳动学习基地,树立学生劳动观念。”

  孙立平: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劳动课程的开发与落实。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实践,秉承在活动中育人的理念,以儿童视角创设教学情境,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吸引儿童视线,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获得有趣的体验。

  今年上半年学校成功申报“南京市营养与烹饪教室”项目,目前已经全部建成,我们会将其打造成食文化实践馆,并与德育课程相融合,打造劳动学习基地,让学生们学会做饭做菜,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以劳动为荣的美好品质。学校关注学生劳动观念的树立,将食物的种植、收割、货运、销售、烹饪、食用等一整个流程,以及在此流程中参与劳动的不同职业,诸如,科学家、农民、工人、厨师、司机、以及家庭成员的不同劳作方式展示出来。通过主题班队会、宣讲团讲演、角色体验等方式,使学生体会劳动产生贡献,劳动带来幸福的意味,从而树立尊重每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常怀感恩之情的意识。

  利用课间、劳动大课间、劳动课、综合实践课、班队会课、课后服务等时间,有序地组织学生根据年龄的不同参与到具体的劳动中。我们的天空农场位于学校的教学楼楼顶,每周二下午的劳动大课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每个班级都有一块责任田,在这里种小麦、种蔬菜等,体验成长和收获的快乐,并将劳动成果送至食堂进行加工,然后自己品尝。正是有了如此多的实践,我校的劳动教育案例也荣获南京市一等奖。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一群人,让学校成为“人人的学校”,让“人人的学校”促进每个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