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主办的中意艺术家交流座谈会,在十竹斋画院人文空间召开。

 嘉宾合影

  座谈会由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授、原副院长聂危谷主持,章志杰翻译。本次会议就三个主要议题展开讨论,即意大利艺术家如何理解中国画艺术,如何看待经典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区别,对于中意艺术交流的前瞻与建议。

  会议初始,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兼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致欢迎词,对于保罗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保罗先生的画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表示祝贺。同时,就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路径、中国画的当代发展和江苏省中国画学会海内外学术建设做了阐述,特别对中意艺术交流提出了希望。

  保罗·劳迪萨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与中方艺术家做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对他而言,与中方艺术家进行交流可以给他带来新的想法和观念。他提议建立“工作平台”。他认为,对于中国画,意大利人民有加深认知的愿望,要达成这一愿望,需要建立这样一个互相交流的“工作平台”。之后,保罗先生将时空转化、时空共享做了一个艺术层面哲理性的分析。他认为,传统中国画和现代中国画都是相通的,因为它映射出画家本人内心的一些想法和观念,这些画产生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对颜色、形象、符号等深度的理解,以及媒材、质地的运用,这些力量表达出画家本身想要留给社会的符号,这是他对中国画的理解。“先锋艺术、前卫艺术和传统艺术,不管是哪种,都是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的印记。”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长王强在中国重阳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将美好的祝愿送给保罗先生,希望可以与保罗先生共同担起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使命,做中西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和贡献者。

  新华文投总经理,《江南时报》社长、总编辑管云林提问:“保罗先生对于今后与中方文化的交流有什么新的想法?”保罗先生表示,此次浙江美术馆的展览对于中意艺术交流是一次良好的开端,并表示之后会与中方持续的合作下去。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教授、院长顾伟玺认为,保罗先生讲到色彩的力量,恰恰是点名了色彩背后的意涵,大象无形,这是中国哲学的理念。

  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介绍了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的具体情况,他表示,中意今后的艺术文化交流肯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期待在意大利与保罗先生相聚。

  最后由十竹斋艺术集团董事长陈卫国代表百年老字号十竹斋致感谢词,并向保罗先生赠送十竹斋代表性饾版彩笺以至留念。(苏艺)